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雨露普泽润万苗

时间:2014-06-30 11:18:02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竹溪县新洲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纪实
通讯员陈龙兵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楠木故里水运长流,新洲水乡名炼千古;
两百平方公里山水,两百平方公里诗画;
三千年文明厚史,三千年悠长书香。
自古以来,素有“五水归一,楠木故里”的新洲乡地处汉水上游,堵河支流的重要节点,被誉为竹溪的“东方明珠”。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淳朴的新洲人民开启智慧,挥洒激情,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荣,民以助教为乐的浓郁氛围。
加大投入学校建设成效显著
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要从优化学校布局开始。曾几何时,新洲山大人稀,学校规模小,资源分散,办学水平低,极大地制约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0年,因潘口电站移民迁建,新洲乡中心学校由原鲁滩坝村一组整体搬迁到新发村一组,将原新洲中学、福和小学、鲁台小学整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80平方米,绿化面积8900平方米。
目前,全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新洲乡中心学校),完全小学1所(马家河学校),中心幼儿园1所,教学点7个(洄洋、双龙、贺家湾、潭口、红康、双万、烂泥湾),共有90名教职工,1000余名在校学生。
近年来,学校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2010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先后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师安居工程、教育技术装备等工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中心学校建有标准化的学生公寓、食堂、餐厅,200米环行跑道的标准化运动场,太阳能洗浴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功能室配套齐全,每个班都配备了标准化的电子白板,马家河学校和7个教学点都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学生单人课桌,寄宿学生实现了一人一铺,2011年通过市级文明宿舍和放心食堂检查验收,2012年通过市级绿色学校检查验收,2013年通过省级绿色学校检查验收。
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促进了学校规模化、优质化、均衡化的发展,有效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学校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题,以“礼”文化为主线,努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学校的主体建筑分别以“知礼楼” “明礼楼” “守礼楼”“育礼楼”“行礼堂”命名,围绕校园路重点打造以“礼”为主题的文化长廊,这里有对“礼文化”的阐释,有学校办学思想的呈现,有师生行为规范的准则,有新洲石文化的缩影,“新苑”、“植物园”依山就势,充分体现了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
如今,一幢幢精美的校舍拔地而起,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的新洲河畔,熠熠生辉,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漫步校园,窗明几净,鸟语花香,到处是崭新的希望,到处是青春的风韵,到处是和谐的律动……
倾情培育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是破解均衡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新洲乡中心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采用专家引领、名师带动、联校协作、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等多种形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利用师德培训、岗前培训、学科培训、校本培训等培训活动,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学校通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开展城乡教师、乡内教师交流互动。2006年以来,先后引进35名大学生到新洲任教。近三年来,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累计培训教师180人次。组织38名教师进行城乡和乡内交流。
建立教师典型引领机制,组织开展“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评选等活动,树立典型,引领教师崇尚师德,爱岗敬业,优秀资教教师郑建彬、教学点教师吴作堂等先进典型,先后在《湖北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展示了新洲教育的良好形象。
锐意进取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心工作。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新洲乡中心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二是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大力推行“三主三自六环”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扎实开展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大家唱大家跳”、“阳光体育一小时”、才艺比赛、应急演练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改革评价机制,实行综合素质等级评价,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考核学校、教师和学生。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2010-2013年度,新洲乡中心学校连续三年被县教育局授予“小学调研考试优胜单位”和“中考质量最佳单位”等荣誉。
全面关爱教育公平普惠众生
关爱学生,彰显公平。关爱学生,奠基未来。
关爱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让每一个孩子公平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坚持义务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新洲乡中心学校长期坚持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关爱工程,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关爱工作机制,全力保障教育公平。一是从制度上保障留守儿童、残疾少儿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0%的入学率。二是在教育行为上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学校开通“亲情电话”,设立 “悄悄话信箱”和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课外访万家”、“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形式的关爱。三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政策,认真执行“两免一补”惠民政策,杜绝乱收费,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就餐,从物质上给留守儿童和贫困孩子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回眸凝望:那学风醇厚、书香怡人的雅致校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儒雅教师;灵动聪慧、彬彬有礼的文雅学子,无不昭示着新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悠悠汉水,奔流不止;魅力新州,生生不息。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洲人民定会以山水般的坚定和执着,勇于担当,奋勇争先,让教育均衡之花在新洲大地上美丽绽放!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