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龙兵

竹溪县新洲乡中心学校美丽的校园
编者按: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竹溪县坚持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从本期起,《教育周刊》刊发“竹溪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美观大气的教学楼、温馨的学生宿舍、配套设施齐全的功能室,在绿树掩映下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写意画。“除了校园里的古树还在,几乎找不到一点以前的样子,这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近日,竹溪县政协副主席郭国臣在曾经工作过的中峰镇清凉小学调研时激动地说。
穷县办富教育,小县办大教育。让城乡学校设施一样优质,让孩子们同浴教育公平阳光是竹溪县的不懈追求。近年来,该县以“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同等优质教育”为目标,把办好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着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高、义务教育关爱等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倾力投入,让城乡学校一样美
6月6日,投资630万元的竹溪县城老广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计划,这里将改造成8条跑道的标准化塑胶运动场,9月底竣工后由县实验中学管理使用,并向市民定时开放。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业,应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财政再穷不能穷教育,经济条件再落后,办学条件不能落后,只要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请求我们照单全收!”竹溪县委书记余春存在县四大家联席会上说。
强化政府责任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竹溪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坚持“三个优先”: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议事时,优先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决策时,优先解决教育难题;督察时,优先跟踪督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实行挂牌责任督学驻校蹲点,督导各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竹溪县财政全面落实“三个增长”政策,确保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到位。2011至2012年,该县投入2.5亿元,同步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六大工程”,消除危房12.4万平方米,新建和改建校舍17.1万平方米,大大缩小了城乡学校差距。2013年,竹溪县对照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超前一次性规划到位,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当年,投入建设资金8070万元,续建和新开工6大类79个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倾情培育,让城乡教师一样优
“通过参加一个月的挂职培训,近距离学习挂职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让我受益匪浅。”4月8日,完成挂职培训,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归来的竹溪县新洲乡中心学校校长田先明说。
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先后选拔推荐58名校长和300名骨干教师到外地参加挂职培训和跟岗学习,十堰城区43名教师到该县乡镇学校支教。
机制创新是推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的关键。该县把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有效激活了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建立教师培训引进优化机制。2004年以来,先后引进532名大学生到竹溪资教。2012和2013年,共择优招录290名本科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优先保证了薄弱学校的师资配置。2012年以来,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累计培训教师8300人次。
建立教师激励关爱机制。对南部山区的农村学校教师,在落实农村教师津贴、交通补贴的基础上,实行优先评聘职称、优先选拔到教育管理干部岗位等“八个优先”政策,有效实现了“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目标。
通过大胆创新,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有效促进了城乡、校际之间师资的相对稳定和均衡。
倾心管理,让城乡教学一样好
6月4日,竹溪县城关中学4名骨干教师来到丰溪镇中心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送教下乡”活动。这是该县狠抓教育质量管理的一个缩影。
为切实解决城乡学校教学水平不均衡问题,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测评估评价体系,竹溪县教育局根据教学和区域实际,将全县15个乡镇和4所县直中小学划分为五个教学协作区,全面实施联手备课、联片教研、联校监测的“三联”活动,把教研的着眼点放在课堂,着力点放在农村中小学校。目前,送教下乡、迎教进城、跟岗学习、对口支教等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在全县学校实现了周周有、月月赛。
联片教研协作体学校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评价、统一组织教科研活动,以学科基地为依托,加强校际交流研讨,多层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县教育局教研室提供“订单式”、“菜单式”课堂教学服务,积极开展教研员“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回访式”跟进培训等教研活动,努力实现教研模式创新和教研水平提升的双赢,进一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一体化。
2013年以来,该县选派14人组成4个启明星团队赴乡镇学校支教,组织237名教师进行城乡交流,全县五个教学协作区共开展联片教研活动32次,1500余骨干教师参与,深入研讨教研专题40余个。
倾注关爱,让城乡学生一样乐
“小朋友!在学校吃得好吗?生活习惯不?”5月21日午餐时间,在天宝乡中心学校,该县教育局局长郑传宝亲切地询问7岁的留守小姑娘丽丽。丽丽一点也不拘束,她放下碗筷,竖起了大拇指,满脸笑容地回答“陌生人”的问话。而刚入学时丽丽却胆小、孤僻,学校给她安排了“爱心妈妈”,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让这个胆小的姑娘逐渐变得开朗和自信起来。
如今,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各学校认真落实关爱留守孩子“五个一”措施,即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开设一部“亲情电话”、结识一位“爱心妈妈”、书写一封家书、组建一个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在关爱留守孩子的同时,竹溪县不断完善政府和社会助学体系,大力帮扶贫困学生。自2011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补助资金达1700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2253万元;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累计达近千万元。
充分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该县广泛接纳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实行免试、“零收费”政策,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实现地不分南北、家不分贫富,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县长余世明对竹溪教育的未来满怀信心。
来源:十堰日报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