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有一群人 为竹溪人民的平安出行护航

时间:2014-05-16 15:47:49      字体:  打印  播放

来源:中国警察网
作者:郭军潘成涛彭浩浩

在繁华的马路上,在崎岖的山路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历经烈日炙烤后的黝黑面庞,有着承受风霜洗礼后的粗糙肌肤,为了道路不拥堵,为了人们出行更平安,他们用奉献诠释着忠诚的价值,他们就是湖北竹溪交警。

一句“叔叔好” 民警小马4年护学不辍


在护学岗执勤的小马。


马俊是竹溪最早一个上班的警察。“我的作息时间和别人不同,早上7.30——12.30,下午1.50——5.30,除开寒暑假,天天如此。”小马说。
2009年夏天,交警大队成立交警护学岗,他被安排到县实验小学门口的护学岗工作。他清楚记得第一次上岗的情形:“学校大门一打开,就像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乌殃乌殃的人流喷涌而出。”“那个时候,人流、车流摩肩接踵,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真恨不得自己生出三头六臂。”情况很快被大队领导知道。讲安全课、发宣传单、列队式过马路三力齐发,很快扭转了局面。
“其实,不好管理的是开车接送学生的家长,他们中有些人为图方便喜欢随意停车。”小马说。“有一次,一名学生家长来接小孩,径直把车停在斑马线上,我去劝离,那个家长很是不屑。”说到这里,小马感到有些委屈。
2011年春,小马的父亲轻度中风住院,没人照料,他白天照常上班,下岗后到单位食堂打点饭菜送去,晚上到医院陪护。有一天,他拖着当疲惫的身体来到护学岗,一名小学生向他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叔叔好!”“那一刻,人好轻松哦。”“现在好多同学看到我,都会说一声‘叔叔好’。”这时候小马的表情很自豪。
“保护中小学生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大队教导员罗忠华表示。截止目前,全县已建立起交警护学岗10处,中小学生上下学期间发生伤亡事故连续4年为零。

一句话的事儿


文明执勤,树立良好形象。

上午7、40,县城迎来上班、上学的高峰。"车辆靠右行,行人请走人行道,过街请走斑马线!”一辆闪着警灯的公安交警公务车缓慢地在大街上前行,交警队大队长周庭国一边开着车,一边通过车载大喇叭提示人们文明通行。
曾经山城竹溪,因街道窄,交通堵,环境差,被称之为“弯弯曲曲一条街,破破烂烂一座城”。 而且,近10年间,竹溪县城人口猛增至10万余人、机动车数量骤增至2.5万辆。狭窄的街道上,车辆乱停乱放,摩托车横冲直撞,行人随意穿行,堵车、交通纠纷时有发生。
为改善交通环境,2011年元月竹溪县公安局副局长周庭国走上县交警大队队长岗位。上任以来,他和数十名交警一起,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车辆靠右行,行人请走人行道,过街请走斑马线!”这句话。
每天早、中、晚三个交通高峰期,在竹溪县城的重点路段、交通要道或学校路口,公安交警提前一小时上班,一边护卫往来的行人,一边指挥通行车辆,把交通文明赋予每位行人。
昨日晚上,竹溪城关镇李文一家三口,手拉着手,准备到东风社区亲戚家串门。在通过十字街马路时,李文左右张望了一下,看到没车,准备径直横穿马路。
当他的前脚刚要跨过路沿石时,被他的儿子李子仪给拉了回来。“爸爸!警察叔叔天天说‘过街请走斑马线’,斑马线在那儿呢!”
听了儿子的提示,李文有些脸红。“是,过街要走斑马线。”
“请靠右行,请走人行道,请走斑马线!”这句简单的话语,每个交警每天要说无数遍,而一说就整整3年,从没间断过。
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改变着一座城市的交通秩序,影响着几代人的行为习惯。
如今,县城里随意穿行街道的行为少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消失了,走人行道、斑马线逐渐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2011年以来,全县交通事故死亡15人,比2010一年事故死亡数还少20人。”周庭国高兴地说。


走了眼的GPS让他进入限行区


违章驾驶员在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学习。

下午15时,第一次来竹溪的湖北仙桃赵师傅驾驶面包车行驶在县城人民路上,被一名执勤交警上前示意停车。“你好,这段路是限行路段。”交警一边指着路边的限行标志一边说道。此时的驾驶员赵某某才意识到自己违章了。
原来,赵师傅怕找不到卸货地址,在车载GPS导航仪的指引下,一路长驱直入到了限行区。有过多年驾龄的赵师傅心里明白,违反限行规定,要受到罚款处理。正当他纠结之时,执勤交警微笑地说:“GPS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以后出门一定要注意观察交通提示标志。”随后,他被放行了。还没缓过神来的赵师傅感到意外的同时,对执勤交警连声道谢。
“对比较轻微的交通违章行为,我们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既达到了教育效果,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会矛盾。”执勤交警胡承亮说。
15时30分,水坪镇的刘某因摩托车超载人,被交警要求到交警中队办公室接受处罚。见到中队指导员王世群时,他第一句话就问:“交警同志,我这个会咋处理啊?”“你先不要急,请到楼下的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去学习。”在那里,小刘和其他几名交通违法违章人员一起观看了交通事故宣传片。触目惊心的场景,让小刘感触很深:“是该这样多敲敲警钟了?” 随后,几名交通违章人员愉快地接受了处罚。
据负责城区中队工作的副大队长傅庆春介绍,2013年度,该中队共办理刑事案件8起8人,一般程序393起,行政拘留35人,当场处罚15200人次,无一起投诉。


自己的号牌自己作主 车管所贴心服务多


市民为自己的车辆号牌选号。

李家林是竹溪县桃源乡人,今天他要给自己新买的爱车选一个“吉祥号”,在车管所,民警给他办完车辆审验、业务受理等手续后,他来到自动选号机前,用了不到2分钟时间,他为自己挑选到了心仪的“鄂C**366”。"己前听人说要办一个自己想要的号码要找熟人、托关系,现在好了,自己的车牌自已做主。"他笑着说。
“2013年10月份起,我们就推出了车辆号牌自选业务,将号段所有号码全部进入备选库,完全由群众自编自选,做到了发放过程公开透明,很受群众欢迎。”分管车管所业务工作的副大队长明昌海介绍道。
临近下午下班时间了。一名叫柯成的驾驶员走进车管所,“幸亏你们提醒的及时,不然我的驾照还真是错过了年审时间。”原来,他是在收到车管所通知其驾照即将到期,需要年审的短信提醒,而专门来办年审手续的。
“过去,由于驾驶人疏忽,错过年审的情况不少,于是,我们专门开通了短信提醒服务,现在情况少了很多。”明昌海说。每月25日,车管所对车辆和B2驾驶人信息进行清理,筛选出车辆未年检、驾驶员记分未清理、驾驶证未审验的信息,上传至短信平台,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提醒广大车主和驾驶员及时办理车辆年检、驾驶证审验等业务,避免因车主和驾驶员逾期未年检审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据悉,此项业务开展以来,车管所共向驾驶人发出短信15万余人次。基本杜绝了车辆、驾驶证到期还没年审的情况。
如今,每两月一次的流动车管所下乡活动已成为常态,山里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好“五小”车辆的各种业务,深受群众欢迎。特殊情况下的电话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持续开展。“只要群众方便,我们多做点,没事。”车管所指导员王君坦然地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该大队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大队;2012年,被中共十堰市委授予“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