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侧记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他们用自身良好的职教人的精神风貌,在爱中行走,以智慧之光、仁爱之美去影响着学校的学生,无形之中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让每一个学生手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爱中教会学生担当
在校长孙延德的笔记本中,夹着几张学生“欠条”,100元、200元的都有。他告诉笔者说:“对学生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让学生打欠条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还钱,而是教育学生从小事开始学会责任和担当”。他定期召开座谈会,与学生家长交流。在他的带领下,这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人每个学期要带一至多名学习、生活、心理有问题甚至缺乏监护的学生,重点帮助。郭宇虹为帮助12学前教育(1班)一个的女生走出失去父亲痛苦,课休时间、双休日,她组织住校同学和这个女生一起读书、跳校园舞,陪她回家做家务,很快,这个女生成了班上的“阳光女孩”。
学校领导班子多次研究讨论并征集广大师生的意见,针对该校学生的特点,制订了以“关爱学生养习惯,爱心帮扶促发展”为主题的爱心计划,组织 “法制讲座”“消防知识讲座” “成长报告会”等一系列讲座,开展了“爱心帮扶”“雨露计划”和“七彩阅读”等一系列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以便因材施教。弥补了亲情的缺失,使孩子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学校教职工的案头都有一本《学生联系册》,记录着他们每个学期重点帮助的数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成长过程;写下师生一起生活、互动的点点滴滴……学生也都有一本《学生成长指南》,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记录自己每天的成长得失,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评比总结,表现优秀、进步较大的推荐到学校参评“每周一星”,在国旗下与师生交流成长体会。数百颗技能之星、爱心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俭朴之星、互助之星、诚实之星让学生们在关爱中渐渐的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爱中教会学生知识
课堂外的教育效果更美妙。在陈玲、王艳丽、张金枝等一批班主任老师的办公桌里,时常都备有“伤风感冒胶囊”、“胃疼宁”之类的常用药,一发现学生身体稍有不适,就送水送药。一天,13护理班正在上课,张金枝老师突然发现一女生脸色苍白,头冒冷汗,张老师轻轻的走到她旁边问她原因,她害羞地说“老师,我胃疼”。张老师把她送到办公室,详细了解到病情,让寝室长找医生买来药,给她喝;同时,让她回寝室休息,并用热毛巾给她敷在小肚上。给她讲解热敷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内渗出液的吸收和帮助炎症的消退。这些医学常识的讲解与运用,不仅为学生解除了病痛,而且也使这些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依赖。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一次处理学生违纪时,老师发觉一个男生说话思路清晰,有理有节,能很快说服其他同学。学校安排校团委、德育处重点帮助这个孩子,给他提供组织活动、参与学生管理的平台,很快,学生会自主管理成了这所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凌晨,整齐的方阵例会、中午下午休息时间门道的值班岗、巡逻,主动为新生、为来校客人热情服务……。
爱中教会学生礼仪
在这所学校当老师的还得有一套独特的“基本功”,要会24小时与学生一起,“陪吃、陪寝”;倾听来自学生们的各种心声,随时解除思想“疙瘩”。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活动及时的晒被子、注意防寒的温馨提示,随手捡起学生丢弃的垃圾……在耳濡目染中,学生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她的关爱、关注和尊重,更让他们懂得文明,懂得礼仪
双休日,实训室里有老师免费辅导,也有老师有目的地约上几个学生转一转,走一走,聊一聊。只要是没课的时候,陈玲都会抽空去实训室观察学生上课,班主任在意这些课,学生就会多一份重视,学的就会更用心。熊伟、敖远斌多次帮学生渡过经济难关,廖晓丽、段双双老师发挥自身文艺天赋,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张金枝为了把班级活动搞得更加精彩,让自己的丈夫帮学生调试电脑、挑选歌曲、拍照留影!她们即便是在外面吃饭,也不会忘记会给留校的学生们带些饭菜,让她们加餐;当住校学生的生日恰逢节假日,一定有老师送去蛋糕和生日祝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们所有的付出获得了学生的“回报”:每当节假日,会收到学生的问候短信;周五学生放假回家了,学生会打电话告诉平安;遇见学生时总会听到甜甜的“老师好”,领导、专家走进教室,学生们都会起来拍手欢迎……市教育局领导评价是:“箐箐校园,朗朗书声、翩翩舞姿,悠悠琴声。”到校工作的专家深有感触地说:“中职生能这么彬彬有礼、礼貌待人,值得学习。我们要把竹溪的经验推广出去。”家长感慨地说,“孩子放在这个学校真不错,优美的校园环境,爱生的老师,和谐的人际关系,这里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大环境养成小习惯,小习惯促上大发展,小习惯积淀大文化。学生上课发言的声音响亮了、食堂里浪费饭菜的现象不见了、粗俗的语言习惯也消失了……日常行为教育的背后,孕育了今后发展的潜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敖洁、明星)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