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我县召开2014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会,县教育局局长郑传宝在大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交流。近年来,县教育局坚持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线,以解决教育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教育行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2013年,在县行评工作考核中该局位居全县第二名,先后两次被县委政府授予行评“红旗单位”荣誉称号。
坚持“四个到位” 确保行评工作不走样
组织领导到位。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推行“分管领导包片区、具体科室包学校”联系点制度,直接深度参与学校行评工作,对学校的行评工作的宣传发动、自查整改等环节实行全程监控、督促和指导。
责任落实到位。执行分工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件件抓落实的行评工作格局。各二级单位和学校向社会作出《五项承诺》,严格遵守《六条禁令》,并通过教职工集体签名承诺等形式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
查摆问题到位。通过深入自查、召开民主生活会、“一委员两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各界对教育系统政风行风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出六大类1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坚持做到查摆问题不遮掩 ,分析问题不护短,改正问题不手软。
整改提高到位。针对查摆的主要问题,坚持“开门整改”,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整改任务件件落实。同时,做到监督检查、纠建并举到位。积极配合县纠风办、县行评监督员和媒体进行明察暗访,教育局组织明查暗访10次,通报批评2起4人次,全县各学校教辅资料征订进一步规范,“双休日”补课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工作环境。
突出“四个重点” 确保行评工作出实招
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进考试。在县纪委和县监察局的指导下,我们组织编印了《孝廉忠诚》廉洁教育读本,把县实验中学建成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县一中被市纪委、市监察局授予“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的荣誉称号。
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在宣教月期间,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教育新业绩”这一主题,认真开展了廉政教育、典型经验宣传、党员干部专题生活会、“比教学、访万家”等七项活动,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见成效。
扎实做好“纠风治乱”工作。坚持“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强化教育管理干部权责意识,坚持廉洁办教育,规范教育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切实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支预算制、支出报审制、结算公示制财务“三制”管理办法,坚决整治教育乱收费行为。
突出抓好特色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了以学生讲品德、教师讲师德、干部讲政德为主要内容的“三德”教育活动。涌现了吕祥华、汪远海、吴作堂等一批师德典型,《湖北日报》等媒体分别予以高度关注。9月10日晚,央视一台《晚间新闻》播报了我县最美乡村教师吕祥华的感人事迹。开展了以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履行基本职责为主要内容“三基”活动,有力夯实了教师基本功,大面积提升了教师素质。同时,深入开展以学生评老师以正教风、老师评校长以正校风、家长评学校以正行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架起了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之间“连心桥”。
做到“四个结合” 确保行评工作见成效
行风评议与深化“三大教育行动”相结合。结合文明创建、“四城联创”、“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以经典教育、安全健康教育、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三大教育行动”,通过典型引领,榜样示范,形成了“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良好社会氛围。
行风评议与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广泛号召机关干部和校长“转变作风创佳绩,创先争优当十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教育形象。
行风评议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多途径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进行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教育。要求广大教职员工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觉遵守廉政纪律,加强教育“四风”建设,坚持做到正教风、严校风、刹赌风、兴学风,深入推进教育行风和廉政建设。
行风评议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抓行评是手段,促发展是目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避免“空对空”,我们坚持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2013年,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年争取建设类和补助类资金共计1.4亿元,近70个建设项目顺利竣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质量稳中有升,高考综合排名位于全市第三、南三县第一,市教育局专门向县委、县政府颁发了《喜报》,全县教育工作正逐步趋于均衡发展。(陈龙兵)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