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气象杯”征文选登①:优良家风代代传

时间:2014-04-10 20:53:27      字体:  打印  播放
闻巧玉
清明祭祖时,便想到我家的一些往事。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家居然连一条像样的家规都列不出来。但祖辈的言行、父母的举止,始终教育着我们,伴我们成长,促我们进步,让我们终生受用。这应该就是一种家风吧!
我的祖辈、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说不出名言警句,也讲不出大道理。但他们时时刻刻用行动在教育、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现在仔细想想,总结起来最让我受益的是“勤”和“孝”两个字。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一家人的生活就是一个大问题。我太婆双目失明,居然带大了四个孩子;我外婆也养育了六个子女,还让我两个舅舅和小姨读了书。那时候,我们与外婆家隔的近,也很亲。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的寒冬,外公、外婆都不曾休息。看着他们辛苦劳作,我们也自然而然的跟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常常得到他们的夸奖,印像最深的是外公常说的一句,“小娃勤,爱死人。”因此,农闲时节,外公总是带着哥哥和弟弟上山砍柴,并要他们自己扛回来。外婆就更辛劳了,忙完了自家的事情,还得照顾她那个失明的婆婆和傻弟弟,从没抱怨、从不厌烦,还总是把好吃、好喝的端给她。外婆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百善孝为先”。现在,太婆、外公、外婆都去世很多年了,可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外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外婆给太婆递水端饭、洗头梳头捉虱、缝补浆洗的情景。
到了母亲这一代,我更是亲眼目睹了父母的勤奋与孝顺。父亲是个孤儿,成家后有了我们。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生活,农忙时,父亲种庄稼;农闲时,父亲便在外奔波。后来,干脆常年在外忙碌,家里的责任田地全都交给了母亲。母亲很能干,忙完了地里的活儿,又忙家里的活儿。这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便自觉的承担起砍柴、养猪、喂鸡的家务。父母的辛勤,换来了经济的宽裕,也换来了我们兄妹三人上学的机会。外公、外婆因为年轻时的辛苦,晚年身体都不好,家里的日常用品都是父母操持。他们生病期间,吃药打针、生活照料,母亲更是尽心尽力。
我的祖辈、父辈们都是勤劳的,也是孝顺的,他们以勤持家,以孝做人,让我们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勤就有饭吃,孝能显人品。
如今,我们家没有一个懒惰人,没有一个不孝子。我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要用“勤”和“孝”来教育她们。虽然不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但要无愧于祖辈、家人,无愧于自己。
作者单位:竹溪县信息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