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镇中心学校创建“绿色文明校园”纪略
中峰镇中心学校位于秦巴山麓竹溪河畔素有“贡米之乡”的中峰镇魁星楼,地处高岗,东邻风景秀丽的竹溪山城,西毗闻名的露水集蒋家堰镇,南依偏头山,北傍龙湖湿地,远离集镇,环境优雅,是一块莘莘学子茁壮成长的沃土。
她穿越世纪悠长的时空,沉积深厚的人文底蕴,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把一个个农家子弟送进了象牙殿堂,在潮涨潮落的嬗变中,尽情地绽放着现代绿色文明之花,在鄂西北贫瘠的农村树起了一座基础教育的传奇丰碑。
走进中峰镇中心学校,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2013年学校斥资40多万元建成的钢化大门,造型别致、气相宏伟,远远望去,犹如一叶风帆乘风破浪,高高扬起,熠熠生辉。
校门两侧摆放着由学校绿化专职管理员精心培育的盆景:杜鹃、海棠、腊梅、花叶菊、三色金……四季枝繁叶茂,鲜花盛开,迎接着全校师生以及远方的客人,让你仿佛徜徉在花的世界,树的海洋。
沿着山坡,拾级而上,松柏四季长青,垂柳参差披拂,小鸟枝头啁啾,彩蝶翩翩飞舞,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巍然耸立,校园文化清香四溢,花园里书声琅琅,一派情趣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多年来,陈汝波、毛远意等学校领导一手抓教育教学,一手抓校园建设,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营造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2009年该校被市教育局授予“绿色学校”,2013年又被推荐为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现正昂首阔步争创省绿色文明校园,与学校同龄的四棵垂柳几经风雨,见证了学校绿化发展的艰辛历程。
立足现实,积极打造市级“绿色学校”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近年来,在学校多方努力和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先后投入20多万元用于校园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聘请了专业人员高品位绿化设计,以生态、人文、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乔、灌、花、草有机搭配,栽种了罗汉松、樱花、紫荆、银杏等20多种优良品种。
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该校注重将绿化理念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细节和课堂中,每种花木都精心制作了标识牌,详细介绍品种的形态和习性,以丰富师生的绿化知识;各个花坛的显要处,“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等轻松活泼的标志牌随处可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让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让每一处花草都能育人”。
借助2009年全市后勤保障和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学校召开这一良好契机,该校投资6万余元对现有操场的从南到北、从高到低进行了“阶梯式”绿化,操场上实现了分块草坪与篮球场相配套的大面积绿化,环形跑道边都铺上了彩砖,并栽种了四季常青的樟树、棕榈, “三用堂”前花圃栽种了栀子、腊梅、百日红、万寿菊等名贵品种,绿化面积达到了2000平方米,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局面。
2014年春,借全县绿化现场推进会又在学校召开这一良好契机,该校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发出“种一棵树,洒一片绿”的绿色倡议,发动全体师生全员参与植树,在教学楼后方和西侧的生态林,栽植了500株红叶石楠、白玉兰、四季桂等优良品种,各班学生还用自己的双手栽种盆景,美化自己的教室和寝室,使得校园每个角落四季鲜花盛开,香满校园,绿色无处不在。
着眼长远,努力争创省级“绿色文明校园”
“有梦想就有希望”。借今年省政府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这一良好契机,该校作为示范点又在原占地21亩地的基础上征地40余亩,修建了一个300米的环形塑胶运动场、一座阶梯式综合办公楼以及一个占地4亩的校园生态植物园,预计2014年9月份全部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并在校园生态林和教学楼前兴建文化亭,做足山石文化特色,提升绿色品位,真正形成“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阶梯状花园式的绿化格局。
绿色的环境酿造绿色的生活,绿色的生活升腾绿色的希望。 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年轻的中峰镇中心学校和小树一起成长,和鲜花一同绽放,和绿色一路同行,不断走向新的辉煌。(邹琪林)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