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绿,最是植树播绿时。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行动起来,抢抓最佳时节,全力以赴投入到植树播绿工作当中,迅速掀起植树造林热潮,为竹溪大地添绿,为绿色崛起助力。
我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县和全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之一。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植树造林、生态保护十分重视,“保卫我们的绿色家园”这个绿色信念以一个时代的命题写进了生态建设的历史。每年春季,全县上下总动员,干部群众齐动手,栽下一棵棵树苗,播洒一片片绿色。
尤其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举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大旗,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守住山头、管住斧头、把好源头,深入实施护绿、增绿、兴绿、爱绿活动,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植被覆盖率达83.9%,步入了大美竹溪、绿色竹溪的发展大道。
面对植树造林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森林覆盖率还不是很高,生态环境与“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建设绿色家园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年又一年、一代接一代接着干;植树造林虽已成为全民的共识,但仍有少数人只喊在嘴上,而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年年春季植树忙,今朝意义非寻常。今年是加快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关键年,林业的发展是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基础,植树造林的步伐必须加快。因此,每一位竹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履行植树义务,用绿色装扮家园,为“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添砖加瓦。
抓好植树造林,必须明确目标。按照全域绿化建设全域景区目标,大力实施山绿、路绿、河绿、城绿、园绿、村绿、院绿、地绿“八绿工程”,着力打造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庭院、绿色通道、绿色库区、绿色园区、绿色景区、绿色屏障,力争今年完成植树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125万株,中幼林抚育15万亩。
抓好植树造林,必须科学布局。把核桃产业基地、国(省)道和高速公路沿线荒山造林、新“三万”村庄绿化、乡村道路绿化、林业育苗作为当前植树造林重点,对不同区域和树苗种类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管护意识。进一步完善植树造林的体制和机制,整合资金,推行工程造林、公司造林、专班造林、大户造林,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抓好植树造林,必须各负其责。各地各单位要按照职能职责,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完成县委、县政府既定的植树造林任务。林业部门要负责制定春植春造方案、重点造林规划设计、苗木质量检验检疫和核桃基地、荒山造林示范油茶基地的苗木调剂及中心苗圃育苗;交通部门要完成346国道、兴界路、水天路绿化补植和管护;水务部门要完成竹溪河主河道绿化补植和管护。民政、城关镇、高速公路协调指挥部等单位要完成殡仪馆所属墓地可视范围内绿化补植和管护;住建部门要负责城区道路、公园景观绿化;县直各单位要负责机关小区、乡镇延伸派驻机构庭院、“三万”联系点的绿化;各乡镇负责完成义务植树基地、林业育苗、乡村道路及河流绿化、退耕还林补植和核桃基地管理工作任务,同时抓好346省道沿线花池、油茶基地补植和退耕还林补造任务。
春回大地,正是植树播绿好时光。植树,齐心协力打造千里林海;播绿,众志成城建设绿色家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只要人人栽下一棵树,竹溪大地就会呈现一片绿,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目标就一定会顺利实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