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一中强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侧记
通讯员江玲
《今日竹溪》1月20日讯:2013年,竹溪一中经过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专项督导评估组的考评,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查工作。复查组组长说:“竹溪一中一定会迅速成为十堰地区高中教育的一盏明灯,用它的光芒去辐射全十堰市乃至湖北省的高中教育”,让该校全体师生倍受鼓舞!
抓课堂践行课改
2012年下半年,该校先后四次40余人次到荆州市北门中学取经,2013年暑假还从北门中学请来了九位课改领域的专家给全体教师培训、指导、上示范课。
该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汲取他们学校好的做法,结合本校实际大力构建“乐学?高效课堂”模式。按照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三大核心理念,把“乐学?高效课堂”构建成自学(独学)、对学(一对一互助)、群学(小组交流)、展示、质疑对抗、反馈六个环节。针对学生学情精心编制《导学案》,教学重心下移。预习课上,教师就重难点内容做简短的点拨说明后,学生们开始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或课代表安排每个小组需要展示的内容,第二节由学生们进行展示。
抓管理助力课改
和“乐学?高效课堂”构建配套的是突出学生“自主式”管理,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该校通过建设三级自治管理委员会(即校学生会、年级学生会和班级管理委员会),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通过细致的、分步骤的班级培训及各科教师的共同要求,培养学生内在的、主动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达到“知学、愿学、善学”。在各种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教给学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教给他们生活上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独立处理一些事务,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学会打理生活,享受生活,从生活中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抓活动促进课改
“学校是梦想的起点,社团是圆梦的舞台”。从2009年开始,该校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成立了创意空间社、话剧社、舞蹈社、记者社、播音主持社、健美操社、篮球社、合唱社、暖风文学社、青年志愿者社等20多个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参加一个或多个社团,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率达100%。
2013届毕业生夏至炜、刘洋,从小就爱好文艺活动,进入高一后就选择参加了艺术特长班。音乐教师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对其进行辅导,通过参加每年的高三毕业典礼社团汇报演出和每届艺术节中得到锻炼,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提升。2013年高考,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入武汉音乐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同时坚持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开发了一系列如《生活中的地理》、《走进化学》、《竹溪药材的栽培与管理》等符合课改精神、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教材,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修课节次相对固定,年级内走班上课的方式,大力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与社会力量联手,在武警中队、工业园区、水坪福利院建立了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活动成果纳入学生成长管理。
荀子曰: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该校的课程改革已初步取得成效,吸引了十堰市一中及周边的郧县一中、房县一中、竹山县一中、竹山县二中等学校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我们相信,竹溪一中成为全市知名、全省有影响的教育品牌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