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俊丽图/胡雪丽
《今日竹溪》1月15日讯:当前正值春节前夕,家住北大街的张某坐等家中,陆续收到了自己在网上订购的新年衣物、保健品、糖果等年货。十年前,很多人可能穿梭于商场、市场、菜场选购年货,而在今天,像张某这样的网购人群,足不出户就能办到丰盛的年货。日前,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切实感受到网购给溪城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网购——渐成时代新宠
前几年,网上购物还是一件新鲜事物,只有少数人在尝试着。如今,网购依托其方便快捷、品种齐全、跨越时空等特征,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据资料统计,仅2013年11月11日,“双11”再次改写全球网络购物纪录。阿里巴巴一日之间,创下350.19亿元单日总交易额、超过1.5亿单日交易个案,以及超过中国内地当日80%以上物流订单。比起去年就已是非常惊人的数字(190亿元交易额与7800万件交易量),今年更以接近100%的增长率,宣告中国网购时代的正式莅临。
“鼠标+包裹”是网络购物的标准模式,无论网购商品如何丰富,无论网上支付如何便捷,但每一件商品都需要通过快递公司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说网购已成为溪城人民的一种购物新时尚,那么,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壮大的快递行业足可以见证这一趋势。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已陆续有EMS、中通、申通、圆通、汇通、韵达、宅急送、能达、优速、全峰、国通、天天等12家快递公司进驻我县,共同分享网购经济这块“蛋糕”。
13日下午6时30分,记者来到城区某快递公司。在该公司包裹存放间,大大小小的包裹堆积得如同小山,几名快递员正忙着按片划分包裹。该快递公司负责人说:“近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临近年关,网上购物增多,忙起来的时候还真是分身乏术。”
颇爱网上购物的杨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她们公司的年轻人比较多,网上购物蔚然成风,因此,快递员几乎天天都会来她们公司“报到”。谈起网购,她还给记者“晒”了一下她的网购账单,仅去年一年,她就在网上消费近万元。
网购——悄然改变生活
无论是稳重成熟的中年人,还是激情四射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购物,而且网上采购的商品也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服装、食品、电器、书籍,甚至充值话费、预订机票酒店等。便宜如几元钱的小饰品、小点心,贵重如上万元的家电、珠宝等等,都能在网上购买。当网购由时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网购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快捷。“现在网购实在是太便捷了,鼠标一点,商品就到家了。”有着3年网购经验的陈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大多都会在网上购物,有几个知心的姐妹还一起网购拼邮费,淘到好的商品就相互分享。”
“以前只是在网上买衣服,现在小零食、化妆品也都是在网上买,选好商品就下单,三四日之内就可以收到商品,快递还直接送上门,不满意还支持退换货。”谈起网购,90后的陈小姐直赞其好。
网购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想要啥,就有啥,网上的商品实在太丰富了。我家宠物狗的狗粮就是从网上买来的,一来网上便宜一些,二来竹溪目前经营宠物用品的店铺也太少。”去年退休在家的蒋先生边遛狗边跟记者闲聊起来。他说:“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因为网络改变太多了,记得在还没有网购的时候,什么东西只能在实体店买,不管便宜贵贱也得买,因为选择余地太小。但自从有了网购就不同了,现在我只要登录网购平台,万余商品随我挑选,而且也能货比三家,这些无疑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实惠。”
网购对实体店铺有一定的冲击。当被问及网购,县内某知名品牌女装老板向记者大倒苦水:“有些人把我的店铺当成了网购的‘试衣间’,记好选中的品牌、款式和货号,再到网上以低于我的价格买下,我们现在的生意难做啊。”
的确,因网店不需要缴纳门面及场地租金,各项费用相对实体店较少,所以才便宜。
“网购的确使我们失去了不少客户,特别是对于那些日常工作忙,没有时间尽情逛街的人群,足不出户只需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可以购物,何乐而不为呢?”在北大街经营一家童装店的老板说道。她表示,下一步也会考虑将实体店铺和网上店铺相结合,从容应对网购冲击。

网购——理性看待利弊
网上购物相对于传统购物来说,可谓一次深刻的变革:虚拟商场、虚拟柜台、非实质面对面的销售人员,没有品种、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要你轻轻一点鼠标,货物便会送上门来,可谓方便、快捷、省时、省利。
“从社会效应来说,网购有助于构建诚信机制。”淘宝网创始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线上交易让买家和卖家对信用评分一目了然,消费者可以根据信用情况选择买或不买,并将购物体验直接通过评分反馈,“这让诚信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财富。”
网购还带动了快递员、网店等众多职业群体的就业。中国快递行业以日派件量超千万的业务量在2010年跻身全球第三,其中约一半快递包裹产生于网购。有数据显示,包括网购在内的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带动超千万人就业。专家认为,就业人群中不乏下岗职工、在校学生、残障人士,体现了社会效益。
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网购中暴露出的售假、欺诈等问题,让人们对网络购物心生顾虑,有些已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去年11月,竹溪新闻网刊登的《竹溪网警针对近期网购陷阱预警》一文,称“天猫店家”3分钟卷走我县买家9287元,提醒市民网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及防骗手段,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革新,近年来,网购诈骗案件不在少数,网购纠纷层出不穷,网购缺陷也日渐显现:你可以上网买到你想要的商品,但你却无法测试它的质量,一旦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也因为投诉程序、退换货耗费时间等因素而搁浅;你可以上网买到心仪已久的衣服,但仅凭店家描述,你无法知道它到底合不合身、有没有色差,即便真有,也因为退换货要补邮费、快递来去耗费时间而勉强接受。据记者走访调查,对网上商品质量的质疑、担心售后服务以及不懂“购物程序”怕受骗,是不“涉水”网购人群总结的三大理由。
“网购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巨大。可以想见,当今天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几岁、十几岁的孩子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依托互联网的生存方式将会更普遍。但在这之前,应当把已经暴露出、可以预见到的问题处理好。”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互联网评论人士方兴东说。
采访手记: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出现在日常百姓的生活中,必然有其引人之处。
爱上网购物的网民看重的是网购的便利、快捷和实惠。同时,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在本地市场难觅的商品,甚至能买到国外特产或品牌,对一些追求新奇的青少年族、学生族来说,这还不失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不愿使用网络购物的人,担心的是商品质量、网络交易的安全性等等。
网购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只要消费者能够正确地掌握网上购物的流程,摒弃贪占“大”便宜等不端正购物心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性价比,把握购物的分寸,那么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避免。
面对网购冲击波,县内各实体店铺除了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采用实体与网购相结合的销售体制外,还应在价格上更多地惠及消费者,把更多的利益返还给消费者。
激发县内消费大市场,实现网购和实体店铺的双赢,空间很大,我们大有可为!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