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发展“大水务”记略
通讯员方丽
《今日竹溪》1月15日讯:近年来,我县抢抓国家大兴水利建设机遇,坚持修复、管护、提高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大力实施水源保障、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水生态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如今,竹溪河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鸳鸯池水库建设、石庙子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水利项目实施,“大水务”发展势头强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研判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关于水利投资的政策导向,紧紧围绕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功能为主题的发展方向,抓住省水利厅对口帮扶机遇,坚持“规划超前、项目扩容、建设提速”十二字方针,科学谋划生态水利建设规划,着力建设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在“十二五”水利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我县完善了有关专业规划,完成了《秦巴山区水利扶贫规划》、《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灌溉规划》,不时时机地将工程性缺水、灌排配套设施等一批实质性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笼子。探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示范县建设,省水利厅把我县确定为全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县,长江水利委员会把我县列为汉江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县之一。2013年,我县建立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和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编制了《竹溪县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并通过省水利厅审查。
建设“大水务”,必须要有项目支撑,水利建设项目是推动“大水务”发展的基石和引擎。
在水利建设项目的争取上,我县超前谋划,抢抓省水利厅帮扶我县的大好机遇,争取中央、省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精心谋划和储备了一大批民生水利项目,为进一步发展“大水务”蓄足后劲。吃透国家政策,及时捕捉水利建设项目信息,主动到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让更多的水利项目落户我县。
水利项目建设是发展“大水务”的关键。我县启动了县城水源地建设,完成龙坝水库库区水源治理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实现农村供水城镇化。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工程,加大基本农田小农水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万亩灌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基本农田的灌溉条件。完成潘口电站竹溪库区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集调水、饮水、旅游和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以竹溪河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在有效保护河道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堤防工程的休闲、观赏、文娱等多种功能,将水生态、水文化融入水利建设,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县水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确保城区供水安全。改善竹溪河水环境,全县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基本建立科学的水利管理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县水利建设更得到了省水利厅的大力帮扶。省水利厅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对口帮扶我县以来,组织兴建了4000亩茶园喷灌、200亩苗圃节水滴管工程和满足8000人用水的小仙裕生物漫滤水厂,开展了刘家河生态治理、塘堰沟渠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大水务,大民生。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定会惠及更多的民生,日益满足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研判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关于水利投资的政策导向,紧紧围绕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功能为主题的发展方向,抓住省水利厅对口帮扶机遇,坚持“规划超前、项目扩容、建设提速”十二字方针,科学谋划生态水利建设规划,着力建设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在“十二五”水利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我县完善了有关专业规划,完成了《秦巴山区水利扶贫规划》、《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灌溉规划》,不时时机地将工程性缺水、灌排配套设施等一批实质性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笼子。探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示范县建设,省水利厅把我县确定为全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县,长江水利委员会把我县列为汉江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县之一。2013年,我县建立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和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编制了《竹溪县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并通过省水利厅审查。
建设“大水务”,必须要有项目支撑,水利建设项目是推动“大水务”发展的基石和引擎。
在水利建设项目的争取上,我县超前谋划,抢抓省水利厅帮扶我县的大好机遇,争取中央、省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精心谋划和储备了一大批民生水利项目,为进一步发展“大水务”蓄足后劲。吃透国家政策,及时捕捉水利建设项目信息,主动到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让更多的水利项目落户我县。
水利项目建设是发展“大水务”的关键。我县启动了县城水源地建设,完成龙坝水库库区水源治理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实现农村供水城镇化。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工程,加大基本农田小农水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万亩灌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基本农田的灌溉条件。完成潘口电站竹溪库区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集调水、饮水、旅游和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以竹溪河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在有效保护河道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堤防工程的休闲、观赏、文娱等多种功能,将水生态、水文化融入水利建设,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县水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确保城区供水安全。改善竹溪河水环境,全县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基本建立科学的水利管理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县水利建设更得到了省水利厅的大力帮扶。省水利厅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对口帮扶我县以来,组织兴建了4000亩茶园喷灌、200亩苗圃节水滴管工程和满足8000人用水的小仙裕生物漫滤水厂,开展了刘家河生态治理、塘堰沟渠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大水务,大民生。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定会惠及更多的民生,日益满足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