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构建“大交通”记略
通讯员 李新华 张波 阮家国
《今日竹溪》1月10日讯:隆冬时节,尽管寒气袭人,但全县交通建设依然热火朝天。
谷竹高速正加快施工,水向路小兵段、兵天段建设如火如荼、快速推进……
我县地处偏远,有交通,但不便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以建设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为目标,打通“外循环”、畅通“内循环”、疏通“微循环”,加快路网改造和配套建设,形成循环贯通、内畅外联、结构合理、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体系,打造三小时交通经济圈。
目前,我县交通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大交通格局正逐渐形成。全县进入湖北省路网规划的国、省道里程达到572公里,位居十堰各县市区第二;首条一级路北环路已建成通车,谷竹高速竹溪段路基贯通,水向路新洲至兵营段、双汇路、汇两路、龙界路、龙背湾电站复建公路路基工程相继完工,水向路兵营至天宝段、宽界路洛河段、垃圾场专用公路、鄂坪至九湾旅游公路建设正加快推进,黄龙高速客运站和新洲码头开工建设,新建通村水泥路200余公里。
交通建设,规划先行。在“十二五”规划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交通优先、协调发展的观念,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重点建设绕城一级路、界向路、界宽路、长龙路、双汇路、龙界路、汇两路等重大项目,实现县级公路高速化、县域公路便捷化、景区公路景观化;建设综合码头,重点建设综合码头三个,水上搜救中心一处,新建四十个渡口;建立交通主枢纽,重点建设客运站一个、交通物流信息中心一处、乡镇综合服务站十个,打造客货枢纽两大体系,物流中心初具规模;架构铁路大动脉,力争“房康”铁路过境我县。
在项目争取上,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谋发展、抓项目就是聚财源、抓项目就是增后劲”的理念,始终把争取交通建设项目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政策方向,紧盯省市常规项目和临时性项目计划安排,结合县情,有针对性地全力申报交通建设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基础工作,科学规划项目的申报,把更多的交通项目挤入国家、省、市建设总盘子,争取上级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北环路是全市“十二五”期间得以批复的首条一级公路;襄关路、兴界路已纳入国家扶贫规划;2条省道升为国道,新增里程79公里;水向路、长龙路、双汇路、汇两路、龙双路等6条县乡道升为省道,全长206公里的水向路成为全市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二级路项目,国省干线总里程达576公里,新增里程位居全省第一,总里程居全市第二。
在建设资金上,我县加大投入,满足交通建设需求。统筹整合国烟、扶贫、库区、移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捆绑使用;利用现有交通资产进行土地功能转换,以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带动部分土地开发建设,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沿线主要节点、重要区域土地实施适量储备,通过土地储备收益筹集交通建设资金;对在建或拟建的交通建设重点项目,以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各方资本参与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用于交通项目建设。
同时,进一步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交通建设的大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赢来了无限商机,培植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县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雄道如虹。在县委、县政府的大手笔谋划下,不久的明天,我县“大交通”格局必将成为现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