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建设大生态纪实
通讯员刘邦荣
编者按:近年来,我县以“工农对接”为抓手,以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为契机,以建设“大生态、大交通、大水务、大旅游”为目标,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工农对接”成效显著,“大生态、大交通、大水务、大旅游”格局已具雏形。从本期开始,《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将陆续推出大生态、大交通、大水务、大旅游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日竹溪》12月30日讯:隆冬的竹溪,群山如黛,绿意不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之间的关系,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在建设“美丽竹溪”、实现“绿色崛起”的崭新征程上,37万竹溪儿女,大手笔绘山河,大气魄描家园,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共筑“绿色梦想”。
建管并重绿满山
我县是山区林业大县,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420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森林植被覆盖率81.2%,活立木蓄积量1547万立方米,居湖北省县市区之首。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政总动员,全民齐动手,奋力建设“生态竹溪、能源竹溪、人文竹溪、宜居竹溪”。县、乡分别成立了林业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自然保护区,县林业局与各国有林场、林业站,乡镇与村签订了《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将林业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同时,推行每个乡镇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制订一套工作方案,健全一套目标考核机制的“三个一”工作机制,确保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
县林业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积极服务和服从于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大局。一方面,切实抓好营林生产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技术指导和种苗供应等工作,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强化资源林政管理,维护生态安全,建立林业站管源头、木材检查站把关口、林政稽查队抓木材集散地和加工经营场所稽查、森林公安为主要强制手段的林政执法体系。管护巡逻大队爬山穿谷,定期巡查,防止盗伐、滥伐林木;木材检查站依法打击非法营运木材及其制品;森林公安加大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进入森林防火期,防火哨所全天候观察,森林消防队、义务扑火队、护林联防队闻警即动,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
妙手点染绘春色点
坚持扬资源之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县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重要举措。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宣传发动,积极鼓励单位、企业、团体、个人承包或租赁荒山经营。上世纪80年代,丰溪镇铺子岭村村民黄立富、危世莲夫妇主动承包850亩荒山营造用材林,现已全部成林,最大直径30多厘米,林木价值达500万元以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色银行”,危世莲也因此被全国妇联、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三八绿化奖章”。据统计,全县像危世莲这样的林业大户有800多个。
荒山披绿装,绣得山河美。全县上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其它林业工程建设,退、还、封、抚、育、管多措并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近10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15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0万亩,荒山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50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增长6.8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净增620多万立方米,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在造林绿化中,着力打造绿化精品。按照“路边樟、地边竹、河边柳、门前花、地中茶、坡上果、山上林、林中草,沿途岩石爬山虎”的工作思路,集中精力在竹房城镇带沿线道路、集镇、村庄、庭院、河滩、山体造林绿化,竹子、香樟、柳树、紫薇、金叶女贞、月季等在村庄和道路旁扎根,四季有景,常年有花,一条“绿色长廊”已经形成。
“绿”成“金”圆富梦
让青山更绿,让群众致富,是建设“大生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机制,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要求,将339万亩集体山林确权到户,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全民参与林业生产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绿色“蛋糕”越做越大,绿色效益不断叠加。截至目前,全县新发展茶叶22万亩,基地规模跃居全省县市前列,茶叶年综合收入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以核桃、板栗、柚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和以杜仲、黄柏为主的木本药材基地达到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50万亩;形成茶叶、核桃和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推广林药间作、林下养殖等复合经营模式,林下种植药材、林下种植魔芋、林下驯养野鸡、茶园养鸡等已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我县还加大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成功创建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偏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四张“绿色名片”。随着绿化水平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水电开发如火如荼,步入林蓄水、水发电、电保林良性发展轨道。近五年来,全县水电装机达到40万千瓦,年发电量13亿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4.5亿元、税收1亿多元。
且持梦笔书奇景,绿染青山织锦绣。丰富的森林资源,既是竹溪宝贵的财富,又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绿色名片”。县委、县政府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引导发展生态旅游、森林食品加工等二三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人们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我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县”、“全国营造林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模范县”、“全省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县”、“全省天保工程优质县”等荣誉称号。一个风景秀美、生态良好、经济繁荣、平安祥和的竹溪,正迎着时代的朝霞入眼而来。我们深信,在竹溪这片热土上,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必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