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教学札记:让“磨课”在构建健康课堂中闪光

时间:2013-12-23 11:17:03      字体:  打印  播放
城关镇水寨希望小学柳垂山
新课改呼唤创新梦想、呼唤健康课堂。健康课堂是根据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优质的课堂形态,它的内涵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既包括教师教学过程组织的科学性,又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生态环境;既要求教师在上课时重视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完美统一,又要求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以生为本,以需施教。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虽已遍地开花、日趋深入人心,但要真正达到理想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摸索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近年来,我参与的小学语文教学“磨课”活动,对我感悟颇深,它有力地助推了健康课堂的构建。
所谓“磨课”,其实并不陌生,就是集体备课活动,可要将它落在实处,不流于形式,一两句漂亮话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的“磨课”分为5个步骤:“教学设计—评议修改—课堂讲授—评议修改—新的教学设计”。具体而言,先由主备人提供个性化教案;经学科组成员畅所欲言地对该教案提出修改建议;主备人将建议归纳整理后实施课堂教学;授毕,又组织评议,查找不足;最后出炉集体教案成果。并以此循环往复,推而广之,使健康课堂的教学效果逐步得到优化。
在“磨课”过程中,紧紧围绕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展开。做到备课时,锁定“三维”目标;授课时,彰显“三维”目标;反思时,完善“三维”目标。就拿研讨三年级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来说吧,主备人将教学设计分发后,教研组讨论的首要问题是:看本课的“三维”目标是否精准,假若目标紊乱,教学过程也会失控。如有几名老师觉得教学方法上的目标尚欠清晰,大家就集中这个问题研讨,尔后确定为: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课文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讨论、交流、理解文章内容,快乐分享小兴安岭的美景。
在评议修改该课的教学过程上,探究的话题涉及到导入、感知课文、结尾和板书等各个环节。侧重看是否渗透、融合了“三维”目标,是否创新了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譬如,针对主备人的导入、初读课文中“我是小老师”、结尾等设计,大家一致认为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导入是利用课件展示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我是小老师”是提前将设计好的词语和精美的句子,投放在显示屏上,找几名学生轮流领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结尾是一边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歌曲,一边点击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重点词语,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加深了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印象。同时,让他们领略一番视听盛宴,令人难以忘怀。经主备人综合整理讲授后,学科组又关起门来评课,都感到的确有健康课堂的味道,但美中不足的是感情朗读训练还不够。因此,讨论的焦点又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上。主张教学本课时,略去集体朗读,相机穿插小组或个别朗读等情境范读,以增强朗读效果。这样,在学科组不断地探究,在实践中生成的教案,是不能同个人闭门造车所撰写的教案相提并论的。
健康课堂,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从根本上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成熟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是乏味的课堂。亲自经历了“磨课”的熏陶,我油然觉得“磨课”是预设和生成健康课堂的有效方式和载体,它既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传递了正能量,又兼顾了个人的教学风格。倘若把小学语文新课改比作一块园地,那么,“磨课”则是这块园地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