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抓生本 促质量 全面提高课堂效果

时间:2013-12-20 11:50:02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县蒋家堰中心学校刘巧云
在当前的教育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如何使教育更有效地应对挑战,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蒋家堰中心学校在这个大环境下,进一步规范、要求教师组织设计好每一节“以学为主、以生为本”的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推动生本教育在我校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走出去,请进来。常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选派大学科、有责任心的、接受能力强的教师出去学习。学习他人先进教育理念,学习他人生本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我校先后组织了几次外出学习,包括到安康听取“魏书生教育思想讲座”,到城关中学、实验中学听课,听湖北省教育专家讲座,到十堰听专家讲座、到马安中学学习一三九模式。同时我们还请专家到我校亲临指导,请外校教师到我校指导。每一个参加学习的教师都要写一篇学习体会,特别突出强调生本观念。可见,我们学校对高效课堂教学探索的脚步从未止步,我们积极尝试、探索、研讨新课程下能够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以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生本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尊重个性差异,因而,我们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不同层次的教育。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借助老师、教材、媒体、教学环境等多种条件主动建构起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而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这两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和谐存在的,它们共同建构精彩的课堂。
二、倡导“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益,便于课堂操作,我校推行“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无论是从座位调整上,还是从课堂教学模式上都体现了教师以生本教育为基础,以“先学后导”作为教学主流。学生先学,教师后点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做客观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与时间。为了切实推行这一模式的贯彻实施。我校以“课内比教学”为载体,展开了课堂大比拼活动。活动的细则却是以生本教育为主,构建有效课堂为目的,对每一个教师的授课进行打分。同时还实行推门听课的方式来抽查教师的授课情况,虽然这些都是一个学校的日常管理细节,但我们却是用生本教育理念来衡量课堂效果的。
三、集体备课,凝结集体智慧。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上课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备课,就不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堂。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体优势,是提高备课质量十分优质的途径。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而我们的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与学目标,选择教与学方法,设计教与学程序,将“初备”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核定为“二次备课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二次备课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学校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地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二次备课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制成“定稿”印刷。上课前一天将“定稿”发至学生,指定预习的内容,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有效指导。在这种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传播,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本学期我晓得集体备课又一次改进为:首先观看本学科的理论指导方面的视频,然后在进行集体备课,是我们在理论上有了依据可实施,同时学习了人家的先进经验,走了捷径。
四、利用先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今年暑假我校教师参加了由县教育局安排的“班班通”技术培训,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校又进一步先后组织了“中小学教师班班通观摩课”、“数学教师班班通充电课”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以前没有摸过电脑的教师或者是对多媒体教学一窍不通的教师都大胆尝试并逐步熟练使用。
我相信,一个学校有了正确的理论作为办学依据,不愁成绩不能显著;一位教师有了正确的理论作为工作依据,不愁能力不会提升!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