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青山绿水富路长

时间:2013-12-16 08:54:43      字体:  打印  播放
——丰溪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通讯员郭稼
《今日竹溪》12月16日讯:地处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的丰溪镇,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泗水古镇,是秦风汉韵蜀俗的汇聚地,也是历朝历代的要塞之地。近年来,该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竹溪绿色崛起示范镇”和“省际边贸口子镇”的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如今的丰溪镇,已是秦巴山中悄然崛起的绿色生态镇。
依托地方优势发展生态经济
多年来,丰溪镇围绕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走好了发展山水经济文章。投资2000万元的110千伏变电站迁建项目即将破土动工建设;贵妃贡蜜、淫羊藿袋泡茶、冷链羊肉原材料供应基地及1000GAP标准化黄连基地建设已经完成……一个个项目建设拉动了投资增长,带动着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围绕资源优势,培优做强以烤烟、药材、林特、山羊为主的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全镇稳定发展烤烟基地面积5700亩,产值达到1700万元以上。发展以黄连、玄参、桔梗、杜仲、党参、天麻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7万多亩,年产值超2000万元。新发展核桃、梭椤基地3000亩、桑蚕基地1000亩。推广林特套种模式,发展林下魔芋6500亩,林特基地面积达到3.3万多亩,实现产值1320万元。新建标准羊圈122栋,培植50只以上养羊户122户,年新增出栏1万只以上,实现产值1500万元以上。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镇共有13座水电站,现已建成投产10座,水电装机达到4.5万千瓦。镇内6家煤矿,已有2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泗水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正式投入生产,元至九月已加工包装纯野生天麻200斤、蜂蜜4000斤、山竹笋6000斤、核桃1000斤,目前正在研发丰源牌淫羊藿袋包茶。年产3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厂,已正式投入生产。以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中药材交易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化商业新区已完成规划,正在招商。
稳步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发展以“游泗水古寨、走秦巴盐道、听民间故事、品贵妃贡蜜”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同时,探索建设260省道丰溪段沿途小景观带,以此集聚旅游发展的人气和氛围。
改善民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青山绿水、花繁叶茂、泗水潺潺、曲径通幽……
进入丰溪镇,犹如进入了一个绿色的生态花园。近年来,该镇提出了“生态立镇”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五大生态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经过努力,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文明乡镇”、“湖北省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该镇今年投资300多万元对集镇进行了改造,先后完成集镇硬化路面2公里、铺设排水道2000米、下水道清淤1500米、新增路灯62盏、街道绿化2000米,栽种各种花草树木2.3万多棵,新增绿化面积1380平方米。图书馆、卫生院住院部综合大楼、三坪村和戈边河村公路桥梁、烟叶生产配套工程建设已全面完成。
在集镇管理上,落实“门前三包”,实行日清扫周检查月评比制。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开展治理整顿,清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占街道等行为,启动了污水治理和改栏、改厕、改厨工程,集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2年起,该镇先后共投资5万余元,完成了9个村150个无公害垃圾池建设,各村都配备了专门人 车辆,负责垃圾清运,做到了集中收集、定期清运,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同时抓好了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绿化、美化,营造卫生清洁、环境整洁、规范有序的镇村环境。
260省道为主线,对道路两旁及沿线秃山进行绿化美化20公里,栽植补植以爬山虎为主的绿色植被3万株。乡村道路绿化里程10公里,栽植以白杨、刺槐为主的苗木1万多株。与农村水源地保护项目相结合,重点实施了五道河、马鞭河、下河坝区域及库区周边4公里绿化。以省道沿线各村为重点,采取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统一验收、适当奖补的办法对各居民户实施庭院绿化。对省道沿线的矿山进行环境整治,实施矿山复绿,恢复矿山植被,实施荒山造林10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91.5%。

挖掘地域文化建设文明乡镇
丰溪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秦巴古盐道、泗水古战场遗址、古栈道、朝阳宫等已查明的历史文化遗存点30余处,其中22处被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丰溪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人员,精心整理筛选民风民俗,编纂《丰溪民间故事全集》,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该镇依托镇团委、妇联、文化站等群团组织,开展了以“四个好”(即:丰溪好声音、丰溪好身体、丰溪好味道、丰溪好典型)活动,提高人们文化品味,增强群众身体素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先后投资5万元,将镇文化站办公楼改建成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棋牌室、农民文化娱乐室为一体的群众活动中心,并在17个村建设了农家书屋和活动室,构筑了镇村一体的文化阵地。同时组建了民间文艺团队6个,先后组织开展了新春文化大拜年、“乡村行?农家情”文艺演出、庆“五四”文艺演出、庆“七一”群众文艺晚会汇演等一系列活动。
以“治愚昧、治陋习、治脏乱”为目标,以“两会一墙三活动”为着力点,坚持科学谋划、示范带动为抓手,确立了朝阳洞、大坪、丰溪、洞宾口等4个村为和谐文明村居创建重点培植村进行集中整治。开展了“好婆婆、好妯娌、好媳妇”、“产业致富标兵”、“丰溪镇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好婆婆18人,好妯娌15人,好媳妇21人,产业致富标兵4人,道德模范5人,并从中产生“中国好人”、市级道德模范王大芝。
围绕科技致富和平安创建工作,开展了“科技示范户”、“平安家庭”等评选活动,评选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表彰了一大批家庭和谐、平安创建的先进示范户。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和引导了广大干部群众,有效地提升了全镇群众的道德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尚。该镇先后荣获省、市、县三级“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开展了以“抓学习、提素质,建学习型镇村班子队伍;抓作风、接地气,建亲民型党员干部队伍;抓干部、办实事,建实干型公仆队伍;抓党员、树形象,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四抓四建”活动,以胜任岗位要求和群众满意为目标,抓好了政策法规和理论业务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干事、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
革新风高腾细浪,勇立潮头写华章。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劲的改革东风,丰溪镇将攻坚克难,埋首苦干,强力推动丰溪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科学发展实现新突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