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连日来,《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以“是谁伤害了我们的母亲河”为主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陆续曝光了一批影响和破坏竹溪河生态的现象,引起了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峰镇积极行动,组织开展了“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对辖区内的河段及其各条支流逐一“把脉”,投入人力、机械,广泛发动当地百姓,清理垃圾、疏浚河道,全力开展治理,确保“一河清水出中峰”。中峰镇综合整治竹溪河的做法,值得其它相关乡镇和部门学习。我们还将持续跟踪报道竹溪河综合治理情况,敬请关注。
连日来,中峰镇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发动干群积极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专项行动。中峰河是堵河水系竹溪河的上游,是竹溪县人民的母亲河。因境内河沟水流量小,河流环境脆弱,加之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河流两岸人口日渐聚集,河沟成了沿岸农户倾倒渣土、生活污水、各种垃圾的主要场所,原本脆弱的河流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曾经清亮秀美的“母亲河”现在已是“蓬头垢面”,不堪重负。

大力组织动员。“母亲河”日渐沦落为“下水道”,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峰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于12月14日下午召集全体镇村干部及镇直单位负责人召开保护“母亲河”动员会,安排部署保护“母亲河”行动。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组织镇村干部和相关镇直单位负责人到小南沟、大南沟等村支流河道,实地查看污染情况,讨论研究清水治污措施。要求镇村干部把加强竹溪河中峰段及境内支流保护治理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组织人员和设备,对全镇各支流进行清淤整治,对库塘堰渠进行综合治理,让母亲河恢复秀丽本色。号召全镇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清水治污”精神上来,坚决克服怕麻烦、怕困难、怕花钱思想,全力开展治理,确保“一河清水出中峰”。

全面开展治理。一是完善环卫设施。结合“洁万家”和“清水行动”,配足环卫设施,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和就近处理,截止目前,全镇已分户建垃圾池62个,分村新建垃圾中转池22个,国道沿线分片建垃圾中转站2个,集中区域建垃圾填埋场1个。二是全面开展清淤。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发扬“白+黑”、“5+2”的精神开展护河行动。从15日开始,累计组织人员130余人、调集挖掘机8台,对全镇污染的河道、沟渠、水库等进行清淤。重点对主支流河道杂草、建筑垃圾、农村生活污水的清理。同时,结合“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对全镇道路、村庄、河道、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目前,已累计清除生活垃圾7000余吨,清淤沟渠15000米。三是加强污染监管。加大监管力度,组织人员重点对河道进行监管维护。通过网站、展板建立了河道污染曝光台,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并组织各村及时清理垃圾。加大查处力度,下重手整治乱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固废垃圾、养殖户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等违法行为,确保源头防污。

建立工作机制。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发动社会参方式,大力克服清水治污工程量大、工作战线长、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的实际困难,创新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通过公司化运作对沿线垃圾进行清运保洁,建立了清运保洁队伍,实行有偿化服务,全镇实现垃圾日常清理全覆盖,建立了“户分类减量、村集中处理”的模式。二是建立责任机制。把保护“母亲河”,实施“清水行动”工作成效作为各村、各单位年终绩效的重要依据,建立了情况通报和检查制度,严格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组织群众参与。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结合“十星级文明户”为主的文明创建系列活动,教育引导群众争创“绿色户”、“生态户”、“环保户”,发动群众参与护河行动。(蒋天翔杨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