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联创”是改变城市环境面貌,创优宜居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如何让美好生活环境创的好、保的住,是每一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人的认识是“四城联创”决定因素。环境美是外在美,心灵美是内在美,内因决定外因,外因是内因的延伸,内外互通万物不离其宗。人心可塑,只要有向善,敬美的意识,我们的生存空间将越变越美。在“四城联创” 的活动中,尤其需要对文明习惯进行引导教育。
一、各司其职,履行教育职责。群众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形成政府、县直机关、街道社区、职能管理部门、教育机构五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达到全方位,全覆盖。政府充分利用媒体和其他公共资源进行文明素质全面教育,如利用有线广播电视台、政务信息网、报纸、街头橱窗等定期开办“四城联创”专栏,推广文明向上的生活习惯;对在“四城联创”中有贡献,做出成绩者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使人人崇尚卫生文明,唾弃生活陋习。县直机关充分人才优势,在包片区域实施卫生文明教育,以此推动居民、街坊邻里共同参与卫生文明创建活动。职能管理部门是卫生文明创建的一线人员,要坚持教育引导先行,文明执法相济的工作方式,对不良的生活习惯、不遵守行规的商业店铺、营业网点要多教育引导,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式,让受管理者懂文明、遵法纪、守规经营。社区是“四城联创”的群众基础,面广人多,应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可组织卫生文明法规常识宣传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和引导;采取群众自愿资助的方式,组建卫生文明执法联防队,让热心关注公益事业的老大爷、老大妈有偿执法,形成“四城联创”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教育机构是人们思想行为净化引导的专门单位,有资源、有人力行使教育引导职能,应发挥好卫生文明行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将文明卫生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专门课程,安排一定的师资力量从事卫生文明方面的教学,在引导受教育者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让受教育者亲自参加市容清理、保洁等活动,让大家感知自己的行为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容貌的影响,使大家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精心呵护我们的城市,共享卫生文明成果。
二、注重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影响行为习惯。人的思想行为随众性很强,趋偏容易纠偏难。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是一项长久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把丰富多彩的文明卫生生活习惯,用群众易懂易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群众接受、感悟、实践的目的。一是政府可借助电视、有线广播等,举办“公众话题论坛”、“热线话题”等专栏节目,通过政府与群众互动,使不良行为有人评说,“四城联创”活动缺位有人指出。政府可以投资,结合其他城市建设活动,印发卫生文明行为小宣传册免费送给市民,让大家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春风化雨滋润人们文明的心灵。同时还可在城市街道增设“文明宣传橱窗”,把倡导文明的要求编成口令、口决、歌曲,让群众传唱;定期组织“文明城市大家建设”等演讲赛,使文明习惯蔚然成风;对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大树特树文明正气。二是“四城联创”包片单位要宣传到户到人,通过交心谈心的形式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真心诚意地帮个体经营户、街道居民解决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三是城市管理部门不仅要文明执法,还要对受管理者进行引导,如对违规经营、乱摆摊点者,不厌其烦的宣传文明卫生知识,减少居民、经营户抵触及不配合情绪,久而久之达到配合创建活动的目的。四是街道社区要充分发挥群体及广泛性优势,采经常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四城联创”的目的、意义、责任义务、良好的生活习惯传导给广大群众,如:文明宣传队可将不良生活陋习编成快板的形式进行说唱,新闻媒体深入挖掘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大家树立榜样。五是学校教育不仅要向受教育者讲述中外文明史,传输卫生文明常识,还要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上一堂“四城联创”体验课,举办一场文明知识演讲赛,既让受教育者系统掌握文明知识,又在心灵上种下卫生文明的种子。
(县发改局 万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