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兵营乡小泉河村“一村一名大学生”方登正
编者按: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8年开始,省委组织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我县积极响应,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就业工程”。被选聘到农村工作的多批大学生,在广阔天地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锻炼中成长,施展才华,奉献青春,建功立业,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期报道“一村一名大学生”方登正事迹,敬请读者关注。
记者秋实通讯员陈光斌
《今日竹溪》10月21日讯:2009年,他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被选送到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脱产学习两年。
2011年,他担任小泉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同年注册“合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山羊和土杂鸡养殖。
他就是兵营乡小泉河村的党支部书记助理方登正。
如何立足本土实现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方登正。为了寻找一个好的发展项目,他经常通过电话与“一村一名大学生”学习期间结识的校友一起探索,多次前往平利、安康、十堰、郧西等地进行考察。通过调查对比,他认为本村有丰富的山场和植被资源,适合山羊养殖,而且山羊养殖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回报高的优质创业项目,特别是他在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养殖方面的知识。
经过深思熟虑,方登正决定在本地发展山羊养殖项目。这个设想一抛出,很快遭到一些亲戚和邻里的不解,甚至反对,但他却说:“我之所以能够到大学学习深造,得益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专业养殖技术,能够通过发展养殖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兵营乡党委政府及时协调乡动物防疫检疫中心,专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担任合力养殖专业合作社顾问,及时帮其解决畜禽防疫技术困难。2012年1月,方登正一次性投资70000元购买种羊70只,建起一间100平方米的羊舍,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小羊倌”。为方便运输材料和饲料,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12年 4月,他又投资110000元购买皮卡车一辆,与学习期间结识的武汉籍个体户达成了销售合作协议,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
头雁高飞群雁追。通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方登正的山羊养殖产业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他的羊场已累计实现经济收入7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小泉河村现有山羊养殖数量达40只以上的农户5家,土杂鸡、山羊零散养殖户已发展至27家,小泉河村正朝着山羊养殖专业村发展方向迈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