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建斌
《今日竹溪》8月12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竹溪位于鄂渝陕交界的秦巴山区,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国家限制开发区,自然资源富集,生态保存良好。坚持绿色发展,加快绿色崛起,既是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竹溪的正确选择,符合时代的呼唤,顺应群众的期待。
一、坚守绿色梦想,建设绿色生态
一是做好“增绿”文章,大兴植树造林。立足“生态立县”,围绕“绿满竹溪”,广泛开展“全民绿色行动”,持之以恒地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国有林管护、低产林改造、石漠化治理、竹房城镇带生态治理等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河滩绿化、荒山治理、产业基地、森林景观工作,全力抓好“身边增绿、荒山造绿、见缝插绿、庭院添绿、裸岩披绿”等“增绿”工程,建设森林竹溪。二是做好“护绿”文章,加强生态保护。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坚持把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切实保护好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保护好自然景观,保护好稀有物种,保护好河滩湿地。坚定不移地搞好“关、停、并、转”, 坚定不移地搞好节能减排,坚定不移地守住生态底线。三是做好“治理”文章,守住绿水青山。切实抓好以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大气和噪声污染为重点的防治工作。加快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加强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和涵养能力。
二、发展绿色产业,壮大绿色经济
一是立足于“强基”,发展绿色农业。围绕“工农对接”,坚持“南特北茶、适度兼抓”的思路,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三品一标”建设为核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切实抓好以茶叶、核桃、魔芋、药材、烤烟、贡米、黄姜、蔬菜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二是着眼于“壮骨”,培育绿色工业。以发展低碳经济、绿色工业为导向,加快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四类产业集群。着力发展以茶叶、魔芋、粮特、畜禽等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龙王垭、梅子贡、顺溪豆制品、华驰、天翔茧丝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建设,加快推进人福医药竹溪生物科技产业园、凯迪绿色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湖北秦巴山光电科技产业园等一批新型能源项目建设。三是致力于“活血”,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扶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主动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塑造鄂西北原生态旅游基地品牌形象,着力打造绿色养生文化旅游圣地。
三、树立绿色理念,营造绿色环境
一是建设绿色居住环境。围绕“省际边贸山水园林城”城市定位,以“山青、水秀、民富、村美”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以县城建设为中心,以竹房城镇带建设为突破,以片区建设为重点,以小区建设为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联动,着力打造山区生态城镇示范区。二是建设绿色生活环境。持久深入地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扎实有效地开展“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四城联创活动。探索建立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靠、乱泼乱倒、乱牵乱挂“十乱” 现象,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三是建设绿色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大力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行动,大力推进“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景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社会环境;着眼于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和“十星级”农户评选活动,提高城乡公共文明指数。
四、集聚绿色能量,增强绿色动力
一是依托资源绿色招商。着力实施生态招商、绿色招商,不断提升招商选资水平。重点抓好绿色食品加工、生态建设、低碳工业、现代农业、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等招商项目,充分发挥绿色项目在带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建立绿色考评体系。探索建立绿色政绩观、生产观、消费观的机制,以民生GDP、绿色GDP、幸福GDP为标准,检验经济建设的成效和社会建设的业绩,对农业、工业、城镇、文化、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强化政策激励。同时,强化对违反绿色发展行为的刚性约束,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设置为约束性指标,对约束性指标完不成目标任务的领导班子进行问责,对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或安全责任事故的,予以行政处理。三是营造绿色发展气场。持续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绿色崛起”大讨论活动,转变作风,提升精神区位,打造精神高地,重用重奖对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有功之人,调动全县上下参与“绿色竹溪”建设的工作热情,形成绿色发展、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作者单位:县委办公室)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