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同心共建美丽西关”征文选登:梦幻古街

时间:2013-05-22 10:30:49      字体:  打印  播放
彭建国
沐浴着明丽的阳光,徜徉在一座繁华小城街道。过十字街继续向北,约莫前行百余米,来到左边一条街道入口。调头一看,目光立马被迥然不同的景观吸引过去。驻足观望,横跨街道的木制门楼横额上,“西关”二字跃然眼前!两个浮雕繁体大字古朴而肃穆,右起式排列,飘溢着一股明清气韵,给人一种温暖的视觉冲击,怀古的情思油然而生。于是乎,身随心动,步趋神往,走进这条梦幻般的古街迷踪探胜。
这是一条“明清版”的步行街,长约5里,宽约两丈,东西走向,左傍清澈见底的护城河,右依青翠如染的五峰山。清一色青石板铺面的街道,曲径通幽,尤显深远和原始。街道两边,格调一致的房屋建筑相向林立,黑瓦、青砖、檩椽、雕花木窗、骑墙飞檐结构的民宅店铺、酒肆客栈、小桥戏楼、寺观会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尘封经年的民间“九佬十八匠”、三十六行、百年老字号当铺、钱庄以及早已失传的老手艺、绝活儿,这里一应俱全,方兴未艾。街市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梅子贡茶馆、贡米粮栈和竹溪蒸盆等传统特色美食、小吃作坊店铺,香气四溢,生意火爆。民宅建筑格式多为“一进五重连三四天井”、“一进三重连五重天井”两种,天井院户彼此相隔又融通一体,三间一户,中间大门,左右各开一扇窗户,门面多用铺门板装成。进入大门,里面有如室内胡同,经过四五道房门通达屋后,出得后门,便是护城河。屋顶、瓦缝、石阶、墙头,长着青苔和花草,颇有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意境。
行至分水岭,“五峰山书院”5个浮雕大字分外夺目。走进书院,眼前又一亮,高大宽敞的前庭,供着一尊孔子铜像,端坐于杏坛,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来人,像是在期待前来听他讲学的弟子。身临其境,耳际犹闻子曰诗云、鸿儒谈笑、夫子诵经,与古贤产生心灵共鸣。
越过分水岭,便是著名的会馆之一——黄州馆。馆内大庭院可容纳数百人。前有戏楼歌榭,其时,山二黄“万字班”传人正在演唱《定军山》。
看罢山二黄,继续西游。走在石板街上,脚步越来越轻,后来居然飘飞起来。心里一阵狂喜:自己原本会飞!赶紧飞去上海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飞翔的感觉妙不可言,随心所欲,山水无阻,想飞多快就飞多快。
原来自己是梦游西关。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中的西关不正是县里规划建设的“西关明清一条街”吗?自己幸为西关人,有幸在不久的将来,照旧心安理得地居住改造一新的家园,享受仙境一样的生活环境,夫复何求!忽然记起今天就是西关居民签订搬迁协议的第一天,决定抢先把协议签了,尽早腾出建设用地,以图他日尽早重返美丽的西关故居。(作者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点击查看征文启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