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节庆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坚持大力打造业余篮球联赛品牌,掀起了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了县体育馆、县游泳馆、县图书馆古籍图书库房和县山二黄展演中心综合楼等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维修改造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全覆盖,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和县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县公共文化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项目工作不断加强,2012年争取到位文体项目7个,到位项目资金413万元。
教育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2012年,积极争取到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在人口集中的蒋家堰、中峰和水坪各建设一所县级示范性乡镇中心幼儿园,并将这三个新建幼儿园项目纳入县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稳步推进。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校安工程、希望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建设推进顺利;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新增学校蔬菜基地320亩,全县3万余名中小学生享受免费营养餐。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县医院、县中医院门诊大楼建设如期推进;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237个村卫生室全部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免费政策,累计补助资金129万多元;大力实施新生儿出生缺陷干予措施,对1.2万多名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了“乳腺癌、宫颈癌”检查,对50例贫困白内障病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社会救助水平全面提高。坚持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五保供养为主体,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基本实现了社会救助无盲点目标。截至目前,全县享受农村低保对象达到2.1万多户3.2万多人,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62元,年发放救助金2450万元;城镇低保对象达到4900多户1万多人,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77元,年发放救助金2160万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全面推进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便民服务工程”,取消救助起付线,增设临时救助项目,出台了《竹溪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管理办法》。去年,全县累计救助低保边缘户、困难低保大学生226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40余万元。
就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把促进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全方位提升就业援助和服务水平。去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363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2人,培训各类劳动力2875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保障房1000套,初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保障格局。
深入实施城乡安全饮水工程。通过采取项目扶持、集镇统建、联户共建、单户自建等多种形式,大力兴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近三年来,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专项安全饮水项目资金690万元,逐步使一批饮水困难区域的百姓告别了饮水难。
民生是沉甸甸的责任。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在衣食住行中写进牵挂关怀,在百姓忧乐间收获累累硕果,将成为全县各级干部坚持不懈的追求。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