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幸福天天来敲门——竹溪县改善民生造福于民掠影

时间:2013-05-20 19:08:59      字体:  打印  播放

来源:《十堰日报》


广场公园 休闲宝地


道德讲堂 孕育新风


沐浴书香 健康成长


城乡公交 便民出行


廉租住房 改善民生


送戏下乡 文化惠民


推进医改 呵护健康


引资兴企 促进就业


农村面貌 日新月异


生态屏障 天然氧吧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喻泉源 周明鑫 颜义众 通讯员胡显才 汤文娟

5月18日上午,行走在彩砖铺地、杨柳依依的防洪提上,在竹溪县城生活了30多年的何彩凤老人心情格外舒畅,内心的感触也非常深刻。她说,过去县城是“破破烂烂一座城、弯弯曲曲一条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散步无处去、跳舞没场地;现在,广场公园、九里岗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幸福生活天天都来敲门啊!”

近年来,竹溪县抢抓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坚持民生优先、区域统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措并举筹措资金,大力实施区域优化、基础设施、产业提升、生态环境、民生改善、文明创建、体制创新“七大工程”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完善县城功能。2010年以来,竹溪县先后投资3.8亿元,用于仿古街和人民路主干道改造、县城绿化,以及幸福西路、长安大道、北环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县城面貌大为改观。同时,总投资28亿元的西关街片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有利于提升县城品位,使县城功能更加完善。

建设文化乐园。竹溪县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文明素质作为文化乐园建设的主要内容,采取项目补、部门帮、集体筹等措施,提档升级乡镇文化站、兴建文化广场、增设农家书屋、成立文艺宣传队、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室等。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全县200余个村建有农民健身场所。

健全社会保障。竹溪县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累计征收社会保险费2.4亿元;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促进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参合人数达到29万人,参合率达到95%。

推行均衡教育。近年来,竹溪县从师资、教育设施、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大力推行均衡教育,努力让城乡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硬件上大力实施校安工程,软件上实施送教下乡与支教相结合,开通电化教学校校通,通过现代化手段将乡、村教学与县、市、省对接;同时,出台《竹溪县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构筑快捷交通。3月中旬,竹溪县开通305省道沿线6镇城乡公交,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实惠的出行选择,让305省道沿线居民实现了2元钱进城的愿望。近年来,竹溪县大力实施交通便捷工程,目前全县城乡公路达2800多公里,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

去年以来,竹溪县结合“三万”活动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促进乡村居住环境大变样。现在,农村“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全面普及;水泥路、自来水通院达户;农户房前屋后整洁漂亮,绿树成荫。

民生建设挂心间,幸福天天来敲门。随着“七大工程”的实施,竹溪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