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溪》5月20日讯:(记者 胡雪丽 通讯员 余志雁)
5月16日,天下着小雨,我们随同县人武部包保队的工作人员一起,穿过高桥处减振器厂内一条窄小、长长的胡同,前往西关社区510—8号杜修丽的家。推开院内大门,远远看见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妇女正在和一个大伯搬东西。“呵呵,你看,那就是这几天来一直打电话催促我们签合同的杜修丽,她明天就要返回江苏打工,所以趁着这半天时间来腾房子。”站在一旁的城关镇人武部部长罗运江向我们介绍道。“杜修丽,39岁,因丈夫早年去世,家里就剩下她、两个孩子及婆婆,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她不得不狠心将两个孩子‘撇’在家里,让年迈的婆婆照料,自己常年在外打工糊口养家,每年春节的时候才回一次家。这次接到我们关于要征迁改造西关街的通知,她请了10天的假,专门从江苏赶回来签订协议。”
包保队边检查需要交办的证件边填写合同
看到我们走近,杜修丽热情地同我们打招呼并将我们带进屋内。“西关街改造,对我们一家老老小小来说,真是一件好事儿。先不说西关桥至我们高桥这段路不好走,就是我们这破旧不堪的房子看着就揪心,出门在外,每逢下雨天,我的心里就毛躁躁的,生怕家里俩孩子和婆婆会因房子倒塌出现意外。”说到这里,杜修丽捋捋散在耳边的头发把头低了下去,似乎不想让人看见她在外生活的艰辛。“孩子渐渐长大了,作为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母亲,除了天天在电话里问候他们,我唯一还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宽敞、舒适的‘家’,但仅凭我一个人的努力,挣钱‘买房’,呵呵,应该是挣钱‘盖房’估计也是一个梦。”杜修丽面带微笑的对我们说,这微笑里夹杂着些许对现在家庭生活的无奈。
杜修丽签订协议
在问及对西关街改造后她有什么具体的希望时,杜修丽高兴的说,“西关街征迁改造是好事,我就是希望能早日改造好,早日搬进去。呵呵,等建好的那天,不仅能给孩子上学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婆婆每天接送孩子也不再走坑坑洼洼的道路,我在外打工也就安心多了。”
杜修丽交办房产证件
在与人武部包保队签完协议后,杜修丽边往车上搬东西,边对我们说。“等到住进新房,这些家具估计都用不上了,但我和婆婆都不想丢,这些家具上每条磕磕碰碰的痕迹都能留着以后慢慢回忆。”
杜修丽在包保队成员的帮助下高兴的搬家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