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下旬,县公路局组织宣传人员深入全县各基层公路养护站,开展了“寻找最美养路工”活动,挖掘、采写了一批“最美养路工”的感人事迹。他们在平凡中,彰显爱岗敬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养路为荣的精神风貌,铸就了许多的不平凡。从本期起,《今日竹溪》三版将陆续刊登“寻找最美养路工”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奉献余热铸路魂
通讯员吴德华
他已年近6旬、满头白发,是一位已正式办理退休手续4个年头(从内退算起退休近10年)的老人,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在家带孙子、享清福,可他仍默默无闻地手持铁铲坚持在公路上修补坑槽、清理水沟、清除塌方……他,就是县公路局瓦沧公路管理站(泗庄道班)退休道工陈辉平。
他,一人干了8人的活
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湖北省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就开始推行养护经费大包干,将有限的养路费重点倾斜到国省主干线路上,对县、乡支线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补助。这样一来,县公路部门只好试着推行“国路民养”式个人承包责任制,将泗庄原来8个人养护的11公里砂石路承包给一个人管养,当时谁也不敢签这份承包合同。有过10多年公路养护经验的陈辉平却大胆地站出来立下了“军令状”。承包合同一签订,他就退掉了承包土地,卖掉了家里的住房,将妻子、女儿举家搬到了(作业点)——道班上来住。说起来是他个人承包的养护任务,可在路上经常能看到他妻子和女儿上路帮忙,遇上水毁、备料的大忙季节,他还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为自己帮忙清除垮方、采备砂石料。工作时口渴了,捧几口凉水喝;肚子饿了,吃几口自带的馒头,这种一干起活来就忘掉休息的习惯早已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熟悉他的人都说,自陈辉平个人承包了这里的养护路段以来,背累驼了、手伸不直了、头发白了、人也老多了……公路却更加通畅了!
他,天天坚持在路上
早在2004年底,按照省局公路行业改革改制的指导意见,陈辉平已经达到内退的年龄,也同其他符合内退年龄的工人一样正式办理了内退手续。可不同的是,别人办了内退手续后都在家休息,只是每月到公路局领取退休费,而他却依然坚守在养护一线,一如既往的养护着他所承包的公路。去年,他所管养的路段从表面上看103至109公里桩的6公里已修成了水泥路面;98至103公里桩之间的5公里在搞改线大修,按说,他的工作量应该相对小一点,但他仍然是起早贪黑,坚持天天上路。他说,要把大修路段上节省下来的工作时间用来搞锦上添花,将公路养护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
他,心系养护情未了
2010年,陈辉平已年满55周岁,按照国家对从事特殊工种的男职工55岁可以退休的政策规定,县人社局已为他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按说,养了近40年公路的他,应该在家享享清福了,可他依然坚守在公路养护工作岗位上。热心人劝他说,辛苦了几十年,应该在家好好休息几年了。他却说,在家呆着会坐立不安。自己养了几十年的路,哪里容易起坑糟、哪里经常滚石头、哪里夏天容易垮方,自己都了如指掌,知道啥时候该做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车辆常年安全畅通。再说,自己一生都扑在公路养护事业上,还真是与路结了缘、有了感情,猛一下离开了公路,还真是有些不习惯。今生今世,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公路上去补几个坑槽……因而,所有认识他的人,个个都称赞他是地地道道为公路事业奋斗的“老黄牛”!这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如今虽说已到了夕阳之年,可剩下的余热,依然象金子般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他,一人干了8人的活
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湖北省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就开始推行养护经费大包干,将有限的养路费重点倾斜到国省主干线路上,对县、乡支线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补助。这样一来,县公路部门只好试着推行“国路民养”式个人承包责任制,将泗庄原来8个人养护的11公里砂石路承包给一个人管养,当时谁也不敢签这份承包合同。有过10多年公路养护经验的陈辉平却大胆地站出来立下了“军令状”。承包合同一签订,他就退掉了承包土地,卖掉了家里的住房,将妻子、女儿举家搬到了(作业点)——道班上来住。说起来是他个人承包的养护任务,可在路上经常能看到他妻子和女儿上路帮忙,遇上水毁、备料的大忙季节,他还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为自己帮忙清除垮方、采备砂石料。工作时口渴了,捧几口凉水喝;肚子饿了,吃几口自带的馒头,这种一干起活来就忘掉休息的习惯早已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熟悉他的人都说,自陈辉平个人承包了这里的养护路段以来,背累驼了、手伸不直了、头发白了、人也老多了……公路却更加通畅了!
他,天天坚持在路上
早在2004年底,按照省局公路行业改革改制的指导意见,陈辉平已经达到内退的年龄,也同其他符合内退年龄的工人一样正式办理了内退手续。可不同的是,别人办了内退手续后都在家休息,只是每月到公路局领取退休费,而他却依然坚守在养护一线,一如既往的养护着他所承包的公路。去年,他所管养的路段从表面上看103至109公里桩的6公里已修成了水泥路面;98至103公里桩之间的5公里在搞改线大修,按说,他的工作量应该相对小一点,但他仍然是起早贪黑,坚持天天上路。他说,要把大修路段上节省下来的工作时间用来搞锦上添花,将公路养护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
他,心系养护情未了
2010年,陈辉平已年满55周岁,按照国家对从事特殊工种的男职工55岁可以退休的政策规定,县人社局已为他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按说,养了近40年公路的他,应该在家享享清福了,可他依然坚守在公路养护工作岗位上。热心人劝他说,辛苦了几十年,应该在家好好休息几年了。他却说,在家呆着会坐立不安。自己养了几十年的路,哪里容易起坑糟、哪里经常滚石头、哪里夏天容易垮方,自己都了如指掌,知道啥时候该做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车辆常年安全畅通。再说,自己一生都扑在公路养护事业上,还真是与路结了缘、有了感情,猛一下离开了公路,还真是有些不习惯。今生今世,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公路上去补几个坑槽……因而,所有认识他的人,个个都称赞他是地地道道为公路事业奋斗的“老黄牛”!这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如今虽说已到了夕阳之年,可剩下的余热,依然象金子般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