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山区农村村小:师资调配深惟重虑 均衡发展责任道远

时间:2013-05-08 16:30:43      字体:  打印  播放
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花桥寺小学:吴忠富
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教改”新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重中之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目前公认为有三个层次:一是确保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保证教育机会和条件相对公平;三是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即教育质量的公平。从这三个层次的含义来说,现在我们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机会与条件公平的问题,而师资均衡又是其中的中心问题之中。
前几年,中峰镇中心学校优秀教师、年轻教师、女性教师集中在镇直两校,村小基本都是“老弱病残”。据统计,村小教师平均年龄为53.5岁,男女比例为43,在师资调配问题上严重失衡。针对现状,镇中心学校校长陈汝波近年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了很大一部分优秀教师自愿工作在农村村小,走出了一条全镇学校在师资调配上相对均衡的坦途。现所辖的8所村小和镇直两校(清凉,金叶)在教师调配上已基本达到均衡,为该镇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先政治待遇,增强农村村小及教学点教师自信心
优先政治待遇是中峰镇中心学校鼓励年轻优秀教师扎根村小学,稳定村小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年轻优秀的教师扎堆镇直两校,往往在评优表模、职称评定方面竞争激烈,有的教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压抑。根据以上情况,镇中心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在评优表模指标上大幅向农村村小及教学点倾斜,职称评定时,优先考虑在村小及比较远教学点工作的教师。这样一来,一些年轻的优秀教师便自愿申请到村小及教学点工作,对这样的教师,中心学校把他们当后备干部培养,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提高经济待遇,调动农村村小及教学点教师积极性。
政治待遇的优先只能稳定一小部分年轻教师,而在农村村小工作的大部分还是老龄教师。这样一个队伍如何稳定、如何提高工作积极性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以前每到新学期,托关系、扯调动、不安心从教的大有人在。现在,中峰镇中心学校针对在村小和教学点工作的老师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难题。
1、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农村村小学一般离集镇都有20公里左右,80%的教师都住在集镇上或主竹溪县县城里,这也是他们不愿在农村村小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中峰镇中心学校出资,少补一点,让教师乘坐公共汽车摆脱了上下班日晒雨淋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又为每一位在农村村小工作的教师购买了意外保险(教育局全体教师),以确保教师安全上下班。
2、解决午餐、午休问题。中峰镇中心学校要求每所农村村小必须搞好教师食堂,中午提供一分质量较高的免费午餐(2元左右午餐);在午休的问题上,各校都为教师安排好了临时休息房间,并努力改善条件。现在中心学校领导积极争取到了国家周转房项目,花桥寺小学,人和小学周转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吃好了,休息好了,在农村村小工作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愿意在农村村小工作的教师就多起来了。
3、设立“支教专项补助”。镇中心学校开源节流,多方筹集资金设立了“支教专项补助”,在农村村小及教学点安心工作的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到每年200元的补助金,这对于一部分收入微薄的教师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对稳定村小教师队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平衡住房分配,解决农村村小教师后顾之忧。
安居方能乐业,住房问题是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在农村村小工作的教师。前几年,镇中心学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全镇教师在集镇上建了教师公寓楼。在住房分配问题上,不分工作单位,集中分房,全镇教师待遇等同。如人和教学点王艳琴老师,寺沟张云雷教师等等。此举对于那些在农村村小工作一辈子的老教师和年轻教师是莫大的鼓舞,坚定了他们扎根村小、鞠躬尽瘁的信念。
四、统筹相关经费,着眼全镇学校均衡发展。
学校公用经费因学生数的悬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村小生源少所以可用经费少,这是制约全镇学校均衡发展的瓶颈。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镇中心学校对相关经费进行了有序统筹,全镇一盘棋。如全镇教师的培训经费统筹,让村小教师享受同等的学习机会;退休教师福利统筹,解决了退休教师去向问题;大型活动经费统筹,减轻了村小经费开支。等等一系列举措,为全镇学校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农村村小及教学点工作优惠政策实施以来,每年都会吸引年轻、优秀教师自愿“下乡教学点支教”。其中2012年秋季从中峰镇中心学校下派到寺沟小学支教的张云雷(华师本科生)老师至今自愿工作在寺沟小学,他所带的科目在全镇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他本人现在已不愿回到原单位,并表示愿意在村小工作到退休。像他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现在各村小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了老、中、轻梯队,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打破了镇直两校在全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中长期独占鳌头的格局。这样一来,以前打破脑袋都想把学生送到镇小读书的家长现在纷纷把孩子转到农村教学点小学,家长择校的问题随之化解。同时缓解了镇小学班额过大的压力,对镇小学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农村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镇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大家有目共睹,近几年镇初中升十堰一中和郧阳一中的学生数是节节攀升,为竹溪县各类高级中学(县一中每年一百多人)输送了很多的优秀学子。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又吸引了很多随打工父母外出就读及周边乡镇的学生回中峰中心学校读书。中峰镇的教育已步入了良性发展、均衡发展的轨道,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与镇中心学校合理调配师资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单方面均衡就均衡了,师资水平均衡只是教育均衡的一个方面,这是中峰镇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共识,要全面实现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之路还长,任务也重,中峰教育人将本着“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