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十八里长峡保护区的“国花”野生红牡丹吐蕊

时间:2013-05-06 10:27:03      字体:  打印  播放

自2009年4月下旬,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振宇教授在十八里长峡省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惊奇发现珍贵稀有野生粉红花牡丹后,经过该局科研人员4年的经心呵护,今年又有4株野生红牡丹开出艳丽的花朵。
牡丹素有“国花”之美称,是中国传统名花。属芍药科,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富贵花,与芍药“同宗共祖”。据史料记载,野生牡丹种原仅见于河南、陕西南部和湖北保康等地,多为白色花。而在十八里长峡发现的野生牡丹,均为粉红色花,属我国罕见的牡丹野生种。
据十八里长峡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介绍,十八里长峡保护区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毗邻渝、陕和神农架,面积38.41万亩,现已查明蕨类和种子植物291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种,占我省总数51种的52.94%,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6种,占我省总数66种的54.55%,这里植物分布不仅东西南北兼容较大,而且多变异特点明显,是我国奇特的“生物多样性大观园”。这种野生荷花型牡丹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2000米高山,一般花开在五月上旬。野生牡丹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育种、药用和科研价值。
目前,该局科研人员,已进一步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加强野生红牡丹原种管护工作。(孟正根 赵 静)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