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五:竹溪偏头山

时间:2013-05-06 09:09:01      字体:  打印  播放

开栏语:十堰武当山、竹溪偏头山两山相距直线距离不足百公里。传说中的十堰武当山,是先有竹溪的偏头山后才有十堰的武当山,是真武大帝在从峨眉山去武当山途中,一脚把竹溪的偏头山蹬偏,偏头山之名由此而生。至今,真武大帝“时时不离峨眉山、天天不离武当山,月月不离偏头山”的传说在鄂、渝、川、陕等地广为流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积极响应竹溪县提出的“打造竹溪养生文化旅游区”这一号召,学习借鉴十堰武当山在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中的经验,从而打造包装竹溪偏头山旅游品牌,4月30日,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旗下的《竹溪新闻网》采访组走进武当山开展专题采访报道活动,深入采访游客是如何吃在武当山、玩在武当山,武当山有关部门又是如何精心打造包装武当山、管理武当山的。重点采访了在节假日期间,武当山又是如何应对旅游高峰等,为竹溪县今后开发境内的偏头山旅游景点提供可资借鉴。
从即日起,《竹溪新闻网》推出《走进武当山》专题报道;《今日竹溪》也将陆续刊发关于武当山旅游文化方面的文章,敬请关注。


(一)地理位置。偏头山森林公园风景旅游区位于竹溪县城西部,距县城9公里,以国有标湖林场为中心,总面积13333公倾。偏头山主峰最高海拔1538米。
(二)历史沿革。偏头山森林公园主体部分隶属国有标湖林场。1985年被确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森林公园。
(三)风景资源评述。偏头山森林公园特色是以森林景观为主,集峰奇水秀,涧深谷幽,崖峻壁峭和人文古迹为一体。这里,春天,山花烂漫,万紫千红;夏天,林木峥嵘,处处盈翠;秋天,万山红遍,赤霞映日;冬天,雪漫千峰,银妆素裹。置身偏头山,白日阅风撼林海,如大江之悬流,惊涛拍岸,其声不绝于耳;夜间听月波轻柔,似猿吟似鹤鸣,悠扬致远,令人心旷神怡。森林景观有:林海绿浪、十里杉廊、偏头画屏、迷宫画扇;地貌景观有:龙头香、回心石、真武脚印、龟蛇朝圣、金蟾望月、金龟上山、掌嗡石、熊猫观海、龙泉洞、阎王匾;人文景观有:祖师庙、父母殿、一天门、玉皇楼、巴山客舍等。
偏头山,世人有小武当之说,相传真武祖师入溪邑南山修炼,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时,一脚把山头蹬歪,故此山得“偏头”之名。祖师见山歪石裂,捏把鼻涕把裂缝糊住,脚踏祥云至赛武当相地,结果坐裂山颠,又至武当天柱峰坐定。偏头山乃真武祖师成仙之地,故后人在山上修庙设神坛敬奉,以求显应,降泽施恩。民间口传,真武祖师对心诚者,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因此信徒无数,每逢朔日烧香叩拜者络绎不绝。
偏头山森林公园有六大景区:偏头山景区,龙泉洞景区,孔家凸景区,东西标湖景区,二凸景区,茶场景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珍稀野生动物4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7种,是一座自然的迷宫,中药材的宝库,飞禽走兽的天堂。更有巴山客舍的盛情,吸引着远远近近的宾客,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胜地。

相关阅读: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一:武当游客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二:武当山景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三:武当养生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四:武当美食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五:竹溪偏头山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六:偏头山游客畅想

竹溪新闻网《走进武当山》报道七:偏头山景区

竹溪县精心打造偏头山等绿色旅游名片

踏青偏头山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