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驱车到十堰需5小时,从十堰城区驱车到竹溪县城需4小时,从竹溪县城沿山路蜿蜒驱车到林海深处的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还需4小时。
李孝芝就生于斯长于斯,如大山深处一棵翠柏。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位湖北好人。
今年66岁的李孝芝出生于双桥乡双桥村,先后当过乡镇企业厂长、县林业局干部等。2006年,李孝芝退休回到老家双桥,本可安享天伦之乐,却不甘清闲选择承包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轿顶山煤矿。
李孝芝接手该企业后,大胆引进新技术,广纳良才,经过两年多努力,使企业脱胎换骨,去年上缴税费670多万元。
年过花甲才创业,成为“千万富翁”的李孝芝却没忘回报桑梓。他说:“回报社会是一个人应有的良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每年除了带头缴税、安排280余名本地群众就业外,李孝芝努力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
山区深沟险壑纵横,双桥乡通往老木孔村的小桥因年久已成危桥,直接影响到100余户村民出行安全。2007年,李孝芝捐资将旧桥拆掉重建。经过4个多月精心施工,一座长15米、宽6米的新桥建成通车。新桥通车那天,乡亲们放着鞭炮庆贺,将桥命名为“致富桥”。
2009年8月,李孝芝了解到双桥村八组45户乡亲,因长年累月饮用水质极差的山坑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时,捐资7万余元开辟新水源,建起过滤池、水塔,铺上自来水管,让乡亲们吃上清洁的山泉水。
为丰富家乡群众文化生活,李孝芝捐资50多万元,建起一个占地5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娱乐广场。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李孝芝深知,治贫先治愚。2007年,他捐资对双桥小学的旧教学楼进行全面维修与加固,贴瓷砖、装不锈钢防护栏、换盖瓦、建绿化带。2008年,又购回学生桌椅150套、教师办公桌椅12套捐赠给双桥小学。
5年前,李孝芝公开承诺:凡双桥村村民子女,无论到哪里读大学,给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至1万元。
近年来,双桥村有56名学生考上大学。
花甲之年的一个转身,李孝芝的名字和晚霞一样红。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