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营乡政府网讯:
抓茶叶发展之一:兵营乡茶叶产业建设纪略
2011年11月5日,兵营乡与龙王垭茶叶有限公司联营合作仪式在兵营乡中心茶场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该乡茶叶产业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乡茶叶产业由此步入“公司+基地+茶农+中介组织”规模经营之路。
近十年来,兵营乡在县委政府“建设全省茶叶大县”背景下,抢抓机遇,全乡上下团结一心、凝心聚力,举全乡之力建设“茶叶大乡”,认真谱写了茶叶产业建设“三部曲”。
茶叶基地规模由0至2.72万亩。2003年,兵营乡没有一项致富产业,全乡无一片茶园,群众仍停留在“种粮吃饭、养猪过年、养鸡过节”的温饱模式,农村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发展难推进的境地。但是,乡党委一班人没有退缩,而是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结合县情、乡情、市场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最终把经济发展思路定位于“兴建茶叶大乡,举办水电强乡”,把茶叶作为发展乡域经济、引导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于是,一场茶园建设攻坚战在兵营大地全面打响,2004年,四条沟村率先在全乡建设茶叶基地200亩,接着明家梁、赵家河、罗汉湾、登高、小泉河5个村开始大规模兴建茶园,到2006底,全乡茶园面积达到2万亩,看到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兴茶富民”已在全乡干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先期建成规模茶叶基地的6个村和还未建成规模茶叶基地的顺风雨、银杏、木瓜坪、麻湾、富溪河等5个村再次吹响“建设茶叶大乡”的冲锋号,纷纷新建、扩建茶园,截至2010年,该乡已建成规模茶园2.72万亩,基地规模跃居全县前列。
茶叶加工车间由0到14个。随着茶叶基地规模的逐步壮大,茶叶加工已成为制约该乡茶叶产业增效的关键环节,茶农们看着满山茶叶,却为之发愁,因为,他们缺少茶叶制作加工茶叶的设备和技术,仍然是“手工灶”制作,粗放型经营,导致茶叶产业效益不高,增收致富又一度陷入困境,乡党委政府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为摆脱困境,全乡干部群众围绕“产业增效”展开了大讨论,经过认真分析,乡党委政府痛下决心,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建设茶叶加工车间和培训茶叶加工技术员,2008年投资150余万元,因地制宜建设茶叶加工车间8个,新上茶叶加工生产线8条,组织茶叶加工技术培训3批次共计16人,率先在赵家河、明家梁、四条沟、罗汉湾、登高、富溪河等6个村实现了茶叶加工“机制化”,茶叶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当年这6个村仅茶叶一项人均增收就达600余元。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茶叶产业,2009年全乡又投资100余万元新建茶叶加工车间6个,添置茶叶加工设备6套,培训茶叶加工技术员15人,至此,全乡茶叶加工车间已达14个,茶叶生产线已达14条,茶叶加工技术员已达30余名,茶叶加工彻底告别了“手工灶”,走向了“机制化”,茶叶产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
茶叶生产销售由散至聚。经过近十年如一日发展茶叶产业,该乡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不仅茶叶面积达到一定规模、而且茶叶生产车间也相应配套,但是,茶叶产业仍属粗放型经营,绝大多数都是由茶农自己零散经营,茶叶产业综合效益仍然不高。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茶叶产业综合效益,该乡先后组织乡村干部“走出去”到龙王垭、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汇湾乡青龙村等地进行考察学习3批60余人次,开拓乡村干部的视野,同时,把我县龙王垭、梅子贡两大茶叶龙头企业专家“请进来”指导茶叶产业建设。经过广泛调查和深入分析,全乡干部群众达成共识:茶叶产业基础已筑牢,但是,茶叶生产技术不过关、茶叶品牌优势不强,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仍是制约茶叶产业增值增效的主要因素,要攻克这一难题,必须走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之路。于是,该乡开始探索一条“公司+基地+茶农+中介组织”产业发展新模式,村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懂管理、会经营的“经济能人”创业,实行“经济能人”领跑,与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签订联营合作合同,经济能人负责组织茶农建设管理茶园和采摘收购茶叶鲜叶,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茶叶加工生产和销售,实现产业与企业对接、工业与农业对接、产品与品牌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形成“千家万户分片管理茶园,经济能人分区收购鲜叶,技术能人集中加工生产,龙头企业统一销售”产业发展格局,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实现茶叶产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兵营乡的茶叶产业就是这样从零开始,一步一曲先后完成了建基地、建车间、抓联营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任务,目前,茶叶产业正沿着一条健康有序的现代产业化之路向前迈进。
抓茶叶发展之二: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蛋糕”
2012年 10月29日,兵营乡党委政府班子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茶叶产业化建设及秋冬季茶园管理工作,此举标志着新一届党委政府将继续把茶叶产业作为发展乡域经济一块“蛋糕”做大做强。
“十一五”期间,该乡牢牢抓住茶叶产业不放松,先后建成规模茶园2.8万亩,茶叶生产设施设备成龙配套,已经为茶叶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坚定不移走“茶叶兴乡”之路,真正把茶叶产业建设成为“立乡之本、强乡之柱、富民之根”的支柱性产业。该乡本着“规模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机制是抓手,技术是支撑,效益是目标”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茶叶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鼓励大户经营、培养能人领跑、联营企业扛旗,采用“公司+能人+大户+茶农+基地”模式,完善与龙王垭联营合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经济能人领办产业、引导茶叶大户有序流转基地,创新拓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达到农业与工业对接、产品与市场、生产与销售对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从而提高茶叶市场份额,促进茶农增收、产业壮大、效益提升。
思路是方向,落实是关键。该乡要求全乡上下要在增加产业投入、强化茶园管理、创新拓展生产经营模式、提升茶叶内质、打造茶叶品牌上下功夫,突出“六抓”措施狠抓落实。一是抓管理,按照“面积不减、到边到角”要求,每年冬季对现有茶园全面实施全垦、除草、剪枝、培土、施肥。二是抓示范,突出“责任到人、集中连片、精细管理”,开展“示范茶园”创建达标活动,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按人平10亩建设示范茶园,力争五年建成5000亩“生态高效示范园”。三是抓联营,继续保持和完善与龙王垭联营合作机制,争取企业扶持,把乡中心茶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四是抓销售。鼓励干部带头,培养能人经营,为茶叶找销路、谋出路,拓展茶叶销售渠道,提高茶叶市场占有份额。五是抓培训,对各村有积极性茶叶加工生产技术人员,乡政府每年将组织培训,提高茶叶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六是抓考核。乡政府每年春、秋两季分别组织对各村茶园管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评重要内容,进一步规范茶园管理,实现茶叶有序发展。
当前,该乡11个村围绕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大讨论正有序展开,各村积极制定本村茶叶产业建设规划和措施,掀起了茶叶产业“二次创业”的高潮。
抓茶叶发展之三:冬季茶园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当前正值冬季茶园管理工作的关键时期。茶叶作为兵营乡龙头产业,乡党委、政府正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茶农抓好冬季茶园管理工作,为翌年春茶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连日来, 在全乡10个村的茶园基地,茶农们在忙着进行茶树越冬防护,有为茶树浇足越冬水的,有松土的,追施冬前肥,深耕增施有机肥,改良茶园土壤。有为茶树可进行轻度修剪,剪去蓬面陡长枝、枯枝、病枝和密闭细弱枝条等,使其树冠平整一致,除草清园摘除越冬卵块和虫蛹,剪除病枝病叶将其集中烧毁,消灭虫源,开始了为茶树做越冬防护。
针对茶树秋冬季节的生长规律,乡茶技站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干部正分头行动,深入全乡广大茶农和茶园地头现场手把手地指导茶农如何做好冬季茶园管理工作,为茶农讲解了合理间作、修剪措施,深翻除草,科学施肥、清园消毒、清沟排渍等茶园管理的各项技术要点,印发管理技术资料,进一步提高秋冬季茶园的科技含量。
在去年不少茶园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吃一堑长一智,今年乡党委、政府早早催促做好茶园防护准备,早早为茶树做好越冬防护。现在大部分茶园施肥修剪后,再准备为茶园打好封园药,就结束可茶园冬季管理。估计再有2至3天所有的防护工作就能全部做完,就算今年再次发生严重冻灾,这些采取了这一防护措施的茶树也不会有问题,争取为明年的茶叶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抓茶叶发展之四:兵营乡产企联姻茶兴旺
三月的早晨,笔者走进兵营乡四条沟村,放眼望去,一沟两岸茶带犹如春蚕吐丝般环山而生,数百名采茶姑娘们早早地提着竹篓漫步在山间,时而传来阵阵清脆爽朗的笑声,时而在山间自由游动……这是该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带来的喜人景象。
“我们村有茶园3000多亩,春茶上市以来,茶农们忙得不亦乐乎,每天这山上都有好几百人采茶,可热闹呢。”村支书明邦树介绍说,“乡党委政府在2004提出建设茶叶大乡时,村‘两委’当时还犹豫不决,现在看来,茶叶产业确实是一项富民产业,我算了一笔毛帐:每亩幼龄茶园每年可产20斤干茶,平均每斤可卖100元,全村每年可产茶6万多斤,实现产值600多万元,抛开投入,仅茶叶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1000元之多。”
自兵营乡与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联营合作以来,四条沟成功走出了一条“工农对接,产企联姻”茶叶产业发展之路,茶叶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偿到茶叶产业甜头的四条沟人,决心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该村按照“工农对接拉长产业链,产企联姻提高增长极”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公司+基地+经济能人+茶农”产业模式,成立茶叶协会,与茶叶加工、茶食加工企业联营,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实现农业与工业对接,产业与企业联姻,增长了产业链条,扩大了产业规模。同时,创优质茶叶品牌,实现产品与市场对接,生产与服务对接。从而,达到山间、田间、车间的三间联动,农业、工业、商业的三业共兴。
如今,在兵营乡像四条沟村这样产业发展模式并非一枝独秀,明家梁、四条沟、罗汉湾等10个茶叶专业村都在“工农对接,产企联姻”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全乡10个茶叶专业村,共有茶园2.8万亩,预计2012年仅茶叶一项综合收入就可达5000万元。
抓茶叶发展之五:举全乡之力打好春茶生产“攻坚战”
为切实加快实施兴茶富民工程,确保春茶增产、茶农增收、产业增效,春茶开园以来,兵营乡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合力攻坚,举全乡之力打好春茶生产“攻坚战”,实现了春茶生产“开门红”。
立足“早”字抓备战。开年以来,该乡认真分析春茶生产形势,及早完善与龙王垭联营合作机制,加快乡中心茶场建设步伐,3月底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为确保春茶顺利开园,4月1日,乡党委政府召开乡村干部大会,就春茶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4月4日,春茶顺利开园。
围绕“量”字抓生产。春茶开园后,按照“产量提高、质量提升”思路,各村经济能人逐组逐院分别召开春茶生产现场会,培训采摘质量,并动员组织大量人力投入春茶采摘,掀起了春茶生产高潮。乡党委政府先后召开春茶生产督办会和春茶生产质量分析会,就春茶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督办。同时,成立春茶生产领导小组,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每天一通报,每旬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确保了春茶生产进度。
突出“优”字抓服务。乡村干部围绕春茶生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想为茶叶想,干为茶叶干,全身心投入春茶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排除一切干扰为春茶生产创造良好环境。供电、公安、农技等有关乡直单位全力服务春茶生产,妥善解决生产中的矛盾问题,确保了春茶生产有序推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