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评论:共筑城乡公交“平安路”

时间:2013-03-25 08:45:52      字体:  打印  播放

本报评论员

在3月16日我县305省道沿线6镇城乡公交正式开通当天,沿途百姓放鞭炮庆祝,体现了人民群众最纯洁、最朴实的情感。(详见本报3月18日一版报道)
和谐竹溪人人共建,竹溪和谐人人共享。城乡公交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群众安全、便捷、经济出行,对加快我县竹房城镇带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四城联创”工作、提升全县人民幸福指数、改善人居环境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城乡公交的开通,提升了城市功能,回应了广大群众的期盼,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目标、提升我县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提升客运服务整体水平都极为有利,必将使我县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更加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相适应。
城乡公交的开通,缩短了城乡差距,共享了公共交通服务资源,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频率,带来了城乡人口快速流动,特别是对开发沿线大石门、敖家坝、关垭楚长城等处的“乡村一日游”及各地“农家乐”餐饮服务带来有效契机,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开通城乡公交,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公共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在正式开通之前,承载了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凝聚了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可谓“千呼万唤‘驶’出来”。
就像任何一件新生事物的诞生必将会有一个让人们普遍接受的过程一样,城乡公交的开通,必将带来客运市场格局的变革。“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经历发展阵痛、以发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与发达城市有着完善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相比、与有着几年十几年的公交运行历史相比,我县的城乡公交还处于起步阶段、探索阶段,还需要在运行中提高管理水平、在服务中实现配套功能优化、在经营中增加公共投入、在发展中提升社会效益。
让城乡公交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爱、关心。相信有了我们的共同努力,必将为其筑就出一条畅通无阻的“平安路”!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