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新“三万”“绿”万家

时间:2013-03-18 10:12:29      字体:  打印  播放

连日来,在县河镇荒山上、高速路两旁、通村路旁、村民房前屋后随去可见挥动锄头、抢抓墒情栽植树苗忙碌身影的干群。这是该镇上下联动义务植树活动的一幕。
据悉,自三月份以来,县河镇抓住植树绿化最佳时机,结合“三万绿万家”活动在全镇各村掀起了义务植树行动,该镇严格按照“政府引导、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的原则,抢抓机遇绿化造林。
在活动中由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带头,充分利用各村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来。同时为保证“树苗有人栽,栽后有人管”,并责任落实到人,镇政府与各村签订了绿化责任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包村抓,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分级负责体系,按照时间节点,利用春季有利时机,采取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坚持栽管并重,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种一片绿一片,全力打造绿化亮点工程,建设绿色竹溪“东大门”。 (张官宝)

新一轮“三万”活动启动以来,鄂坪乡以文明新村创建为突破口,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突出“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创建新机制、培养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五个重点,建设“三大家园”。
清除垃圾,建设“洁净家园”。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开展村庄环境“洗脸”工程。发动全乡干部群众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理村庄及周边的垃圾1000余方;清理、疏浚村庄及周边排水沟、下水道20余公里。同时,在王家河流域开展了以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实现了村庄集镇整洁、环境美好,农户房前屋后无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杂物乱堆、棚舍乱搭、畜禽乱放的现象。
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家园”。积极与县林业局联系,调配树苗, 在集镇新植樟树30棵;按“户平新增 10 棵树”的目标,公路沿线村庄农户植树3000余株;在东湾村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个,完成道路绿化10公里、河流绿化2公里;分解荒山造林任务1500亩。
建章立制,建设“文明家园”。先后筹资20万元, 大力开展以“三建一进创十星”为载体的“两创”活动,新“三万”活动所涵盖的4个行政村“十星级”文明户挂牌数目前已达到753户,覆盖面达100%;设立“道德讲堂”4个,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4次,宣讲活动涉及十八大精神、农业实用技术、卫生保健、“六五”普法等内容;组建了1个文化活动队,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划船灯”、扭秧歌等文娱活动;各村都按要求自发组建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和各类协会组织,大幅提高了村民自治程度,促进了全乡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席伟)

为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做好当前“三万”活动几个重点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十八里长峡保护区管理局迅速响应,积极行动,突出工作重点,再次发力,掀起“美化、亮化”活动高潮。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以村为单位采取“随片就弯”召开群众会、座谈会、张贴宣传标语,印发了环境卫生“十不准”和生态文明卫生公约,下发给群众,广泛宣传发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保洁意识,改善人居环境。
统一行动,集中整治。3月10日—11日,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局机关干部、各管理站、村委会、双桥小学80余人兵分两路来到双桥村,对双桥村街道、集镇、河道、公路沿线和农户房前屋后进行了为期两天时间“美化、亮化”行动。在植树现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干部职工挥楸铲土,整地挖坑,干劲十足,将一颗颗风景树苗栽植双桥村环行公路两旁。在河道、在村庄、在排水沟、在清理垃圾现场,扫帚扫的,铁铲铲的,撮箕倒的,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天细致、扎实清理,使河道、街边环境大改善,卫生状况焕然一新。
自查自纠,建长效机制。按照县“三万”办活动领导小组要求,该局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统一配置了垃圾桶,加班加点新建了35个垃圾池,一个垃圾场,与农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制订了卫生评比制度,建立了半月一检查、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公示一考评的长效机制。(孟正根)

13日,县信息局、旅游局工作组深入蒋家堰镇关垭子村开展春季绿化和环境美化工作,再掀“洁万家”活动高潮。
在植树现场,干部职工挥锹铲土,整地创坑、搬树苗、填土,大家干劲十足,到处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共栽下了500多棵枇杷、桃树、樱桃等果树,并且在群众房前栽植了月季等花草,以实际行动帮助该村搞好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下一步,该三万工作组还将协助该村对农户房前屋后的卫生、排水沟渠、垃圾池(箱)再做一次彻底大清洁,并建立完善长效的卫生保洁机制,推动“洁万家”活动深入开展。(闻巧玉)

近日,新洲乡抓住当前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以山上林果茶、水上鱼虾鸭、库区休闲度假的产业格局为目标,以乡中心集镇、库区周边为重点,以发展产业和绿化荒山兼顾为原则,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严把质量,全力推进春季植树造林工作。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春季植树造林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亲自负责春植春造工作。根据各村情况,把春造春育具体任务分解到各村、各组,联系村干部为所联系村植树造林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具体时间和质量要求,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以产业基地和库边为主,计划实施基地造林1000亩,荒山造林2800亩,退耕还林补植3200亩,四旁义务植树12万株,核桃基地管护8000亩,乡村道路绿化50公里,庭院绿化200亩,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个100亩,完成育苗60亩。
强化督办,确保质量。成立督办专班,连同所有重点工作在内,每天进行督办,并将进度汇总后报主要领导。严把质量关口,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苗木规格、统一挖窝和栽植标准,采取分步验收合格再推进的办法,确保了春植春造的质量和成活率。
据悉,截止目前,该乡已完成基地造林500亩,荒山造林850亩,补植900亩,庭院绿化60亩,乡村道路绿化12公里。( 汤 波)

自全县“三万”活动开展以来,丰溪镇按照全县“三万”活动整体安排,积极行动、周密部署,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集镇中心和居民聚集点为突破口开展洁万家活动,定期组织各工作组成员及党员干部带头对重点区域、主要路段和沟渠进行清理,发动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大清扫、大整治活动。美化了镇村环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卫生意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该镇以“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突出整治重点,一是认真开展清理整治活动。组织集镇群众进行街道清扫,并对房前屋后垃圾都进行了清理;二是集中整治排水系统。对集镇排水系统进行排查清理,目前已经清理污水沟5000米;三是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共新建垃圾池150个,在集镇入口处新建500平方花坛,栽种四季桂、女儿红等花卉;四是完善管理、表彰措施。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各自门前卫生进行保洁责任到户。各村实行四个一即“一日一清洁、一周一检查、一村一评比、一月一活动”,对各村农户进行贴条评比,对卫生文明户进行表扬。让村民形成自觉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
该镇着力建设示范村庄,将丰溪、朝阳洞、洞宾口、下坝、大坪、戈边河、周家坝、界梁8个村作为示范试点村,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给予重点倾斜,探索工作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将兴界路省道沿线列为重点整治区域,规划建设垃圾池等设施,组织群众进行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理,建立起“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同时,探索建立了硬件投入、垃圾处理管护、市场保洁、文明创建等机制,镇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好转。
下一步,丰溪镇将进一步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和村民卫生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培养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打造文明村镇。( 夏蓓 罗翔宇)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14日,县妇联组织全体干部,积极参与“建设美丽竹溪”义务植树活动。
在植树现场,女干部们个个精神抖擞、兴致高昂,大家挥锹培土,提水浇灌,共植树20多株。女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精神,表达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大家保护美化环境的意识,为打造绿色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何艳)

开年来,兵营乡积极组织发动干部群众,以美化环境、美化家庭、美化心灵“三个美化”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丽兵营。
美化环境。该乡以新“三万”活动为契机,组织干部群众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经常对通村公路进行养护维修,对河道、水沟、堰渠及时清淤加固,加快10个村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的建设施工进度。充分发动干部群众,抢抓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期,一方面抓好村巷院落、住户庭院绿化美化,一方面抓好集镇街道、乡村公路、荒山坡地的植树绿化工程,大力美化兵营环境。
美化家庭。该乡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宣传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美丽兵营”建设,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共建。引导住户积极开展“十家争创”构和谐活动,积极推进“美丽兵营”建设步伐,在家庭细胞中找准了载体。“十家争创”活动即:教育引导群众学法用法不违法,创守法之家;文明理家讲规范,创美德之家;化解矛盾无暴力,创友善之家;自我防范讲安全,创安全之家;崇尚科学守公德,创文明之家;尊老爱幼重教子,创关爱之家;富而思源讲奉献,创富足之家;参与公益献爱心,创爱心之家;依法维权不缠访,创明理之家;讲究卫生抓保健,创保健之家。
美化心灵。该乡结合“道德讲堂”活动,利用党员电教室、干部会、群众会、学生会等形式,大力开展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的道德教育,积极传播正能量。在群众中大力倡导“五好五情”教育即,要和睦相处,远离纠纷,争做好邻里,倡导互助情;团结互助,诚信友爱,争做好妯娌,倡导手足情;尊老爱幼,关怀体贴,争做好子女,倡导养育情;风雨共舟,互敬互爱,争做好夫妻,倡导恩爱情;传承美德,勤劳持家,争做好公婆,倡导体贴情。(邹维兵)

16日,300多村民齐聚在桃园村新村委员道场,他们正各自拿着笔思量着“十星评比表”上的名单后哪颗星应该打钩,那劲头,别提多认真了。原来,今天桃源乡“新三万”活动试点村桃园村正召开村民大会,评选“十星级文明户”。
然而,这只是该乡深入开展好“新三万”活动的一个缩影。“新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桃源乡始终注重动员全民的力量,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美丽家园,受到村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
据悉,为切实开展好“新三万”活动,该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科学制定并落实了《村庄环境连片整治规划实施方案》。该乡将试点村桃园村、羊角洞村共527户村民居住区科学划分为20个卫生责任区,每个责任区任命一名卫生组长,负责每户房前屋后的卫生检查与监督,责任区内的村民共同维护整个卫生区的环境卫生;二是建立健全了村庄环卫设施。该乡统一购置垃圾箱、桶100个,按距离放置到公路沿线和各卫生区,并新建垃圾中转站2个、垃圾池30个,村民按照《桃源乡桃园村生态文明建设公约》的约定将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处理并投放到点,由乡垃圾清运车定期进行清运。同时,为亮化村庄环境,该乡已在试点村房前屋后植树5000余株,绿化河道及道路25公里,硬化农户晒场4000平方米;三是积极培植先进典型,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该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先后在2个试点村组织开展了“好公婆”、“好儿媳”及“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表彰活动。经过村民互评、道德理事会初审、两委审查、公开公示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53户,表彰了“好公婆”、“好儿媳”道德模范典型5人。(刘颖)

“黄所长,你亲自下沟铲垃圾,我们以后再也不好意思往这里面倒垃圾了。”家住谭家沟旁的一位村民诚恳地说。
15日,是向坝乡严格执行“三万”清洁责任区制度以来的第一个周五。向坝集镇周边有向坝河、谭家沟、谢家沟、徐家沟、唐家沟和向坝河四沟一河,时枯时流的四条沟渠和紧贴居民带的向坝河常常成为居民堆放生活垃圾的“受灾区”,其结果是影响环境美观,甚至堵塞沟渠,脏水淤积。近来“三万”活动热火朝天,该乡给乡政府(党政办)、各村和各乡直单位都划定了河沟责任区,并严厉推行“周五清沟”制度,每周五责任主体务必到各自责任区清理沟渠。
党政办“党旗自当分外红”,党政办主任率先行动,带领办公室成员,背上竹扫帚和铁锹,拿好火钳,提上竹篾筐,来到深一米多的谭家沟开始清理。各乡直单位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积极主动开始清污。
沟边居民见此情景,主动提供铁钩、铁锹等工具,还帮忙铲、装、运。以谭家沟为例,大概两个小时的功夫,沟容大有改观,更高层次的深化细化清洁还有待日后逐步推进。
干部“放下架子走下沟渠”的这种工作不仅改善了沟渠环境,消灭了沟里的白色垃圾,使沟貌焕然一新,而且拉近了干群距离,大大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营造出了一团干群协力,共建洁净家乡的氛围。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好“周五清沟”制度,向坝的环境一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好。(柳人民)

新一轮“三万”活动启动以来,鄂坪乡以文明新村创建为突破口,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突出“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创建新机制、培养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五个重点,建设“三大家园”。
清除垃圾,建设“洁净家园”。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开展村庄环境“洗脸”工程。发动全乡干部群众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理村庄及周边的垃圾1000余方;清理、疏浚村庄及周边排水沟、下水道20余公里。同时,在王家河流域开展了以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实现了村庄集镇整洁、环境美好,农户房前屋后无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杂物乱堆、棚舍乱搭、畜禽乱放的现象。
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家园”。积极与县林业局联系,调配树苗, 在集镇新植樟树30棵;按“户平新增 10 棵树”的目标,公路沿线村庄农户植树3000余株;在东湾村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个,完成道路绿化10公里、河流绿化2公里;分解荒山造林任务1500亩。
建章立制,建设“文明家园”。先后筹资20万元, 大力开展以“三建一进创十星”为载体的“两创”活动,新“三万”活动所涵盖的4个行政村“十星级”文明户挂牌数目前已达到753户,覆盖面达100%;设立“道德讲堂”4个,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4次,宣讲活动涉及十八大精神、农业实用技术、卫生保健、“六五”普法等内容;组建了1个文化活动队,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划船灯”、扭秧歌等文娱活动;各村都按要求自发组建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和各类协会组织,大幅提高了村民自治程度,促进了全乡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席伟)

县人社局“三万”工作队自入村以来,严格按照县“三万”工作会议精神,通过走村入户座谈,反复征求村群众意见,有机结合大南沟村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了主抓“四项”重点工作、将“三万”工作抓出实效。
即突出以“村院环境卫生大整治”为主的洁万家活动。入村以来、先后雇佣挖掘机清挖两条水沟,组织70余名系统干部职工对大南沟村进行了清扫,清运垃圾120余车,为村捐赠垃圾筒25个,改扩建垃圾转运池两个,帮助成立了环境卫生清洁组,固定村保洁员3人,从而保证了卫生清洁的长效机制;突出以“春造、春补、春防、春管”为主的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把植树造林与建设生态竹溪、宜居竹溪有机结合。确保户平新增10棵树的任务完成,同时,按照科学规划、安完栽满,实行包栽包活包管。使之每栽一株苗、包成一棵树、连成一片林、绿化一面山。突出协助村两委科学制定2013年村级经济规划。按照乡镇的年度规划、结合本村实际,科学的制定好新的一年村级经济规划。并协助村两委组织实施。突出以“包谷育苗移栽、水稻育秧’为主的春播农业生产。按照春争日子夏争时的要求,组织好农业生产。确保不误农时、增产丰收。同时,还与村两委研究制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措施;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春季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柏自高)

为进一步加强集镇环境卫生管理,优化集镇人居环境,提升集镇品位,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自去年12月份以来,水坪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重点开展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行动。
加强宣传,强化意识。该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集镇居民的环保责任宣传教育,提高集镇居民环保意识和自觉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分发宣传单、与在集镇经营的商业户主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形成主要领导重视、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加大投入,重点整治。以“新三万”活动为契机,为了提升集镇环卫硬件建设水平,该镇党委政府投入资金,加大集镇周边环卫硬件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2名环卫车司机清理集镇垃圾,确保了垃圾清理定人、定时、定点,全面改善集镇环境卫生面貌。为了彻底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问题,该集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对沿街商户进行宣传教育,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传集镇环境卫生整治的基本方针,采取集体讨论的方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经党委会研究讨论,制定了《水坪镇集镇环境卫生和305省道沿线各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该《制度》严格从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规范集镇经营管理秩序、整治乱搭乱建行为、建房土地审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形成了集镇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陈东 段娇)

自新一轮“三万”活动启动以来,向坝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等不靠,组织干群搞"三万"。到本月12日,先后组织劳力800多人次,筹措专项资金购置拉圾桶200只,建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池165座,垃圾中转站6座,垃圾清运车3辆,硬化晒场18000余平方米,义务植树100余亩、15000余株,整建脏乱差环境31处。
宣传先导,狠抓认识。召开了全乡动员大会,对"三万"活动进行全面宣传动员。截至目前,全乡已经制作宣传栏27期,刷写墙体标语30条,制作了乡集镇管理整治台帐,全乡干群积极参与,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整治先行,狠抓硬件。为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彻底整治脏、乱、差现象,乡党委、政府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村庄道路环境整治。在各村开展了"三清、两建、一创"活动,即"清扫卫生、清除垃圾、清理沟渠,建垃圾池、建公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积极组织广大群众进行"三清"行动,对全乡所有的卫生死角、淤塞沟渠、杂草杂物等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各农户也自发的清扫门前屋后的垃圾,在公路两旁新栽、补栽了白杨、枇杷等树苗2000多株。
责任再先,狠抓机制。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向坝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乡村干部参加集体活动管理办法》、《门前四包制度》、《文明创建制度》,建立严格的考勤、督办和检查机制,并把干部参加活动的表现情况与半年和年终工作评比考核挂钩,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汪娇娇)

干净整洁的街道,统一设计的垃圾池、填埋场,家家户户硬化的晒场,专业的垃圾清运车、卫生保洁员,这些昔日城市才有的专利,如今成为新洲乡新“三万”活动重点村中的一道风景。
自全县新“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新洲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通过发动干部群众深入村、组宣传政策,激发群众自觉投入“洁万家”活动,建设美好家园,新“三万”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在新发村集镇,通过采取建垃圾池、落实清扫队伍、开展道场硬化庭院绿化等措施扎实推进“洁万家”活动。按照人员定岗、岗位定责、清扫定时的模式,该乡新建垃圾池100个,垃圾中转站6个,垃圾填埋场1个,硬化晒场4200平方米。同时,该乡还建立了村与村、户与户的评比制度,每周对各村、各户环境卫生情况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公示上墙,以增强群众和保洁队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合理布局绿化规划,在该乡南花村,当地群众与乡“三万”工作组成员一道,按照“户平新增10棵树”的标准,对农户房前屋后、庭院、村庄道路、沟渠两旁以及周边空地进行绿化,共栽植果树12万株,乡村道路统一栽植白杨树,在水天路沿线公路,通过栽植刺槐对河流进行绿化。截至目前,共完成乡村道路绿化10公里,河流绿化2公里。(刘钦)

“经过连日来的整治清扫,村里的白色垃圾不见了,到处看着清清爽爽,人的眼睛似乎都亮多了,几年后,等新栽的树长大,四面将是绿色葱茏,花香四溢,我们将会像是居住在园林里一样。”在水坪镇的大石门村,村民李义国满脸兴奋地说。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该镇积极行动,周密部署,多方筹措资金,投工投劳参加环境整治活动。该镇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街道清理,并对各自房前、屋后垃圾,柴草都进行了清理,目前已经清理垃圾1000多方,清理沟渠垃圾300多方,共配备垃圾箱550个,新建垃圾池68个,垃圾中转站6座,垃圾填埋场1处,增加环卫清扫人员26人,并对环卫人员重新划分责任区,实行长效保洁。同时该镇积极推进“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目前,漫液、大石门等重点村已全面完成授牌工作,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560户。
下一步,该镇将紧紧围绕农民文明习惯养成、农村垃圾处理和建立保洁长效机制三大难题,进一步充分发动群众,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文明村庄、十星级文明户“两创”活动。同时将紧抓难点突破、工作验收两大工作重点,将此次活动有声有色的继续开展下去。(欧巧梅)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