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几十年来,雷锋精神的感召力始终镌刻在人们心中。雷锋精神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以实践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以弘扬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以崇尚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力呼唤。
理想信念是雷锋精神的精髓。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了一个普通党员为实现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雷锋说过:“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我们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积极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理想信仰,把个人的奋斗奉献与实现中国梦的愿景结合起来,在不懈的追求中寻找幸福的真谛。
爱岗敬业是雷锋精神的法宝。雷锋无论走到哪里、干哪一行,都能够自觉服从事业的需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奋敬业,精益求精,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因为雷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所以他不简单;因为雷锋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所以他不平凡。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我们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把个人的选择与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在各个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积极作用,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雷锋精神是精神懈怠、消极腐败的“天敌”。雷锋身上那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可贵品格,深刻彰显了一个时代昂扬向上的风范。无论是过去艰苦的岁月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年代,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始终是我们做人从政的根本原则。我们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让思想沾染灰尘,时刻牢筑道德防线,保持清醒头脑,远离腐败深渊,永葆思想纯洁。
今天,当人们读到吴菊萍、张丽莉、吴斌等人的感人事迹,当人们被那些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的故事所感染,“最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动人的道德符号。在新词潮语迭出的时代,这个极为通俗的词汇之所以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人们有着一种心灵的守望。无数人在呵护道德良知,在激赏慈行善举,在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托举整个社会向上向善。
在你我心里,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个雷锋。实践告诉我们,即使是思想多元、价值多样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也依然没有改变对雷锋精神的追寻和向往,反而更加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弥足宝贵。没有哪一种生命比活在人们的心中更长久,没有哪一种精神比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更不灭。雷锋和雷锋精神抵达了这个高度。来源:人民网头条
人民网评:张扬新时期的志愿精神,天天都是雷锋日
3月5日,雷锋日。那个留下诸如“一朵花打扮不出美丽春天”等词句的小伙子,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让中国人滋养在一种传承自传统、张扬自文明的时代精神。关于青春、关于奉献、关于集体、关于国家……关于生命的价值,以及关于美好的永恒。在2013年的时序回望,这样的节日,依然契合“美丽中国”的脉动。说得更直白一些——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雷锋!
雷锋精神,就是新时期的志愿精神。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是需要笃实的精神。中国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20多年,我们熟谙了斯密的《国富论》,将逐利思维在市场交易中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当市场自发调节的手无法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认识到那句话的精准——“经济学回到它的起点,就是没有办法离开道德”。每年的雷锋日,我们都会感慨良多,乃至在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决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与其说这是一种人为的“巧合”,不如说是时代的吁求。
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新演绎。当雾霾蔽日、污水横流的时候,雷锋精神就是我们对生存环境的责任、对市场利润的人为关怀,对社会利益的公民义务。当我们将雷锋精神中的“立场、精神、风格、斗志”时代化之后,洋溢其间的最贴切坐标,就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国际上的定义有三:一是志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其实,就雷锋精神来说:一者,意识总是在随着物质发展,时代在变,雷锋精神的形式与内涵都在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将雷锋还原成一个可信可感的“人”,与其在某种高度“空谈”,不如接地气去“实干”。志愿精神,在我们学雷锋的时候,解决了“此岸”与“彼岸”的纠结。
事实上,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言,“志愿精神”就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的彰显。
以下这组数据,足以让我们在回望雷锋精神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暖意:来自共青团中央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3392万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17.5万个。以北京为例,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已突破170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总数的比例接近10%。全市已有1万多名志愿者有了志愿服务记录,服务时间总计近45万小时。
一句话,雷锋精神其实一直没有走远。只不过换了身衣服,或者换了腔口音。
用志愿精神学好雷锋,才能摒弃形式主义陋习,从节令活动变为常态作为,从英雄壮举走向凡人小善。张扬新时期的志愿精神,天天都是“雷锋日”。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