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山形石鉴赏

时间:2013-02-20 08:53:49      字体:  打印  播放

徐清平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是水的筋骨,水是山的血脉,山水不可分割。山形灵璧石承天地之恩泽,受赏石人之崇爱,被历代王侯雅士所求索和珍藏,谱写了一篇篇或荡气回肠、或曲折动人的史话传奇,自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耀眼明星。
对山形石的基本要素和审美情趣进行探讨,算作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山形石十二宜
一宜,整体观之,群峰环抱,左右呼应,前后掩映;二宜,主次峰各据其位,大小分明,高低错落,峰头饱满,端正稳健;三宜,山脉磅礴蜿蜒;四宜,山脊线条清晰;五宜,山腿收放有致;六宜,山根四平八稳;七宜,山洞曲折幽深;八宜,山间曲径通幽;九宜,山谷险峻深远;十宜,山溪江河汇流;十一宜.瀑布奔放酣畅;十二宜,湖池纳水聚气。
二、山形石八忌
一忌,主次不清;二忌,杂乱无序;三忌,生硬平直;四忌,尖削锐利;五忌,反弓冲刺;六忌,歪斜旁逸;七忌,前高后低;八忌,穿底散气。
山形石需体量适度,大小与环境相协调。置之于案头,挪动方便,宜赏宜玩。置之于厅堂,尺寸需与厅堂大小适宜,迎祥纳福,石来运转。置之于会场,需形体庞大,威势张扬。置之于户外广场,则宜硕大无朋,纵目远望,景观丰富,震撼夺目。



三、山形石的形态和鉴赏
(一)景观山峰
景观山峰兼具景观和山峰的特点,讲究细节的搭配与和谐。含有独体山峰、避雨山峰、过桥山峰等。独体山峰,一峰兀立,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其造型简洁,结构直观,若有瀑布、洞孔或色彩的点缀和衬托,可使平凡化为神奇,随生引人人胜之景。避雨山峰,取意消灾避难,消夏纳凉,避雨部分越敞亮越有意境,避雨下部若有垂悬倒挂则更佳,上部有起伏变化者更妙。过桥山峰,追求“半人江水半人云”的画意。典型之作,莫过于桂林象鼻山的形态,可以由山看到水,由水映出云,共同营造出山水江南的诗画美景。景观山峰宜具备险、怪、奇、秀、扭、皱等特点,或壁立万仍、一柱擎天,或岩崖参差,或突兀忽来,或龙怪倒悬,或神龟探海,注重细节的、局部的个体审美,是一种近在眼前的观赏。景观山峰的高度最好能通过自灵、彩带、自筋等元素映衬,所谓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
(二)高远山峰
高远山峰最讲究层次,峰头由远及近,高低错落,近是远的起端,低是高的铺垫。越是近在眼前越低首下心,越是远在天边越是高大威猛,就是通常讲的“前低后高、前小后大”。高低之间的落差,描绘出山体的跳掷和差异,既能拾阶而上,步步高升,又可飞流直下,一日千里。高远山峰通过高低、大小、远近的差别,营造出立体空间,浓缩成山川之作。高远山峰最适合攀缘和探险。人的审美情趣是跳跃的,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忽然荡胸生层云,转瞬云海四茫茫,心不止,意无涯。
(三)平远山峰



平远山峰最适合远眺。赏玩之关键在于大形的把握,趣味在于整体轮廓的绵延起伏,横亘千里。犹如山脉,远在天际,近在眼前。可以遥望,不可企及。赏玩平远山形,可以追晤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之情怀。就有“天地厚德载物”之喜,亦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与狗”之坦然。物我之间咫尺天涯,呼吸相应,却又空间无限。各自自在,而相互娱悦,何其美妙!故日:善哉,平远山峰!
(四)平原山峰
平原山峰讲究布局,意趣在于山峰之间远近高低、左右前后的对话和呼应,可以容人亲近、踏人和归隐,正所谓宜赏、宜游、宜居。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前后掩映、左右呼应。以民俗的观点视之,曰“前有照、背有靠。山峰彰德、天池聚财,天下江山,仁者居之”。赏玩平原山峰,就要注意总体布局,主次关系。主峰要高祟浑厚,唯我独尊,当仁不让。次峰要前后左右排列有序、含蓄谦恭。平原要丰腆肥沃、茫茫苍苍、一望无际,再有沟壑过桥,天池飞瀑则更加锦上添花。赏玩平原山峰,有“大象无形、各得其所、天地造化、虚怀若谷”的店然。平原山峰,宜于观,凝目隋独钟,相看两不厌;宜于游,沟壑纵横,洞穴相通,曲径通幽.迂回往复,移步换景,四时变幻;宜于居,潜居当效陶渊明。陶公读史三千,难过功名利禄;悟道无穷,终归诗酒田园。至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其逍遥自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