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喻泉源毛鸿全报道:移植的红豆杉枝头挂着红红的果实,金丝楠木、银杏等珍稀树木长势正旺。12月5日,市委书记周霁来到竹溪县水坪镇大石门片区调研,看到该地珍稀植物保护园高兴地说,竹溪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抓住生态不放松,从小处说是环境改善,从大处讲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真正对子孙后代负责。
绿色发展是竹溪县委、县政府一贯坚持的执政理念。近年来,他们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把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强县作为第一标准,聚智凝力,不断改革体制、改善环境、改进作风,统筹发展城乡、优化经济结构、强化招商引资、扩大投资规模,致力打造中国绿谷,培植全省生态经济大县,加快“生态立县”进程,让群众的愿景逐步变成实景。
生态建设常抓不懈。竹溪县锲而不舍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程,毫不手软关闭20多家大污染、高消耗企业,森林分类经营和造林绿化效果明显,低产林改造、湿地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同步推进,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建卓有成效。通过多年努力,目前竹溪县植被覆盖率达82%、森林覆盖率达76.8%。
低碳工业蓬勃发展。在水电产业上,完成周家垸、白果坪等水电站扩容,白沙水电站等建成并投产发电,汇湾河、万江河等流域实现水电梯级开发,滴水生金变为现实。在农产品加工产业上,实现茶叶无菌化生产和有机产品系列开发,贡米、腐乳、缫丝、银松果汁等生产线实现扩能升级。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生物科技产业园、14万亩植物药GAP基地、200吨激素医药中间体提取生产线、“秦巴药谷”等建设快速推进,正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以激素类药物生产和中药材加工提取为主导产业的中国药物集散地。在建材产业上,瑞城水泥余热发电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建设齐头并进,金铜岭科技工业园得到整体开发。
绿色农业异军突起。按照“南特北茶、适度兼抓”的思路发展绿色农业,建成南部以烤烟和药材为主,中部以核桃、油茶和魔芋为主,北部以茶叶、桑蚕、蔬菜和金银花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100万亩。通过“工农对接”,基本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绿色化。充分发挥草场资源优势,着力建设100万头瘦肉型生猪养殖板块、5万头优质肉牛养殖板块、10万只优质羊繁育板块和400万只生态鸡养殖板块,推动畜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无公害化发展。
在绿色发展中,车间与田间“联姻”,低碳工业带动生态农业;田间与车间“结盟”,生态农业支撑低碳工业,竹溪走出一条种养规模化、农业特色化、工业高端化、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之路,全县农民吃上了“绿色饭”,农民年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今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4200元。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