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秋实通讯员李配双)7日是“大雪”节,记者走进素有“贡米之乡”美誉的中峰镇,走在青草坪片区的田间小道上,看着大面积的油菜苗,仿佛眼前已经是一片黄灿灿的花海了。在农田的尽头,整体规划的新农村依山而建,与繁华的305省道遥遥相对,尽显闹中取静之妙。
近年来,中峰镇围绕“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城副中心、竹溪贡米为主导的优势特色产业大镇、生态文化良好的县城居民休闲娱乐后花园”的城镇带建设目标,以“产业提升、区域优化、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改善、能力提升、文明创建、体制创新”八项工程为载体,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发展产业、高规格实施项目、高水平创新机制,大力推进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城乡一体大跨越。突出青草坪片区建设,完成了房屋外型改造、道路及河堤绿化、游步道铺设、景观索桥架设等建设任务,片区雏形逐渐显现。打通集镇扩容瓶颈,相继完成了集镇延伸、清凉大道和老集镇改造三大建设项目。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铺设污水管网12千米,投放垃圾箱1100个,垃圾中转箱43个,垃圾车5台,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1处。突出机制创新,实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土地向大户、能人流转,目前全镇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5000余亩。
产业发展大提速。突出基地建设,按照现代设施农业“五个配套”和标准化种植“六个统一”要求,发展贡米示范基地11000亩(实行夏稻秋油模式)、核桃基地6000亩、蔬菜基地2500亩、绞股蓝基地2000亩,改造茶园3000亩。重视培植养殖大户,发展“300型”养猪小区3家,万只蛋鸡养鸡场5家,“1235型”标准化羊圈24栋。注重生态产业,完成荒山绿化2500亩,低产林改造900亩,景观竹林200亩。
生产生活大改善。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30公里乡村路、贡米核心片区连接路建设和集镇北环路、南环路规划与初建任务。完成标准农田建设5700亩,新建堰渠95000米、硬化田间作业道9070米、拦河挡22处,浆砌河堤4270米,小田改大田3000亩,完成53口村组当家塘的清淤扩挖或新建任务。同时,完成了涉及12个村10000余人的小农水项目初建工作,完成了同庆沟、青凉、新合、大沟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社会事业大发展。突出民生建设,全面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完成了邓家坝村文化广场和汤家坝、青草坪两个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了12个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启动了中心福利院改造和人社服务中心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开展清洁家园、生态田园、文化乐园“三园”建设、“十个好”评选、“三建一进创十星”等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记者手记:中峰镇在竹房城镇带建设中,按照地域接近性、资源相似性、产业趋同性的原则,用统筹城乡的理念和思路谋划空间布局,统筹经济社会各项事务,在发展中积累经验,在发展中破解难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贡米之乡”的版图上描绘了一幅新的蓝图,成为竹房城镇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