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让生活更有滋味——竹溪县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纪实

时间:2012-12-12 09:52:36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者冯艳 通讯员陈龙兵甘霖
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扎实做好学校后勤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幸福指数,谱写了一曲托起孩子幸福的大爱之歌。
创优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省、市各级领导倾情关注我县教育,县“四家”领导经常走进学校深入调研,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大力支持教育发展,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
我县先后争取“校安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工程等项目资金2.18亿元,消除危房12.4万平方米;为学校划拨蔬菜基地400余亩,使3万多名学生告别了吃咸菜的历史;自2008年起,每年由县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解决鄂坪以里10个乡镇2万多名学生的乘车难问题;2012年起,又对南部9个乡镇的 809名教师每年给予63.72万元的交通费定额补助。
为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竹溪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县顺利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成功争取到国家关工委“春苗营养厨房工程”价值100万元的食堂设备。同时,定期开展营养改善资金使用情况和食堂财务收支情况专项审计,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的每一分钱足额“吃”进学生嘴里。
创新管理模式
我县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
保障好。抓好学校“五改五建工程”,加强学校后勤设施设备定期普查和检修,建立学校后勤设施检修、维护、更新、销号制度,努力提高后勤“硬件设施”配备、使用水平。
服务好。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后勤服务“比武练兵”活动、建立完善后勤服务督导评价体系等方式,努力提升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管理服务能力。
质量好。以“四个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提高食堂伙食质量为重点,以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和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为载体,切实提升学生在校生活质量。
管理好。建立和完善学生食堂“技能炊事员”等“五员”管理制度,推进放心食堂以及“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并建立了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出了“12345”管理新模式:即执行一个操作规范;守住资金安全、食品安全两条底线;推行三签、三册、三定的“三三”管理;实施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年年清的“四清”办法;落实对发生食物中毒、乱收费、营养餐严重不等值、资金管理不实施双采三签一审、克扣伙食费谋取私利或学校赢利的实施“五个一票否决”。
让“师生满意”,让“家长放心”。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制度,食物销售留样制度,餐具、厨具、加工场所消毒制度,饭菜质量价格监督制度,以及加强对校园超市的建设和管理,减少和杜绝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
创建成果明显
在各级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学校后勤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县先后获得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县”、后勤宣传先进单位等20多项荣誉称号。全县寄宿制学校“十有八配套”累计达标15所,136所中小学已新建或改建为规范化、标准化学校;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四个创建”活动达标并获授牌学校已达到33所,已建成蔬菜基地400亩。
良好的后勤保障促进了教育质量的跨越。今年,我县高考上线率达98.2%,其中一本上线67人,比上年增加24人,增幅达35.8%,在全市高考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三名。中考各学科排名均处于全市前列,低分率控制排名处于县市第一。
记者手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搞好学校后勤工作,关心学生生活,丰富他们的营养,是学校后勤人员的职责。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需求,学校后勤工作应不断加强,继续提高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