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子 墨 通迅员罗强富 汤晓斐)初冬时节,记者在水坪镇采访时,真切地感受到了该镇党委政府关注民生,为百姓办实事的温暖情怀。
水坪镇东沟村一组年过8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运炎,听说是记者采访,乐呵呵地说:“我要感谢镇党委政府领导,是他们让我过上了好生活。以前下雨出门是一脚泥,现在好了,门前河堤加固整修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款年年按时领取;这不,我每个月还有400多元的复员补贴、85元的养老保险外加老伴的55元养老保险,三病两痛的有“新农合”,子女又孝顺,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喝着茶水的王运炎谈性渐浓。
近年来,水坪镇结合镇情,把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组织全镇干部通过进村入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走访群众5000余户,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千余件,化解矛盾80余起,同时,对困难户、空巢户、产业大户和退休老党员等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做到生活上关怀、生产上帮扶、精神上慰藉。
强基固本促发发展。该镇抢抓“三万”活动这个契机,组织实施了魏家湾、牛头山、梧叶沟、杜家沟等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完成各类塘堰整治工程250处,其中整治水塘165口、泵站4座、堰渠11条2万多米,完善了杜家沟村的李家湾、洞子沟村的陈家湾、前进村的女儿洞等10口塘堰小农水工程;启动了小仙裕集镇供水工程建设。
一道道整齐加固的河堤,一条条配套完善的道路美化、亮化起来了,极大地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全镇农业总产量直线上升。
金铜岭村村民王中荣指着门前的自来水和新修的河堤对记者说,以前常说农民靠天吃饭,现在我们不怕干旱了,随时就可以把水引进来。今年我家1.1亩田收了近2000斤稻谷,几个孩子在外地务工,家里的粮食吃不完,还卖出了1000多斤呢!
据了解,该镇目前在已经完成的阎坝大道、水坪大道、漫液集中安置区及绿化、美化、亮化配套的京溪家园小区等建设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大石门、前进片区建设,抓实金铜岭移民安置工程、“水坪印象”等工程,一项项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