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教育事业发展走笔
陈龙兵
在鄂西北边陲,有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小县——竹溪。千百年来,她以灵秀的山水和雄奇的风光,孕育着竹溪人历久的祥和与安宁,激励着竹溪人亘古的企盼与梦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年以来,省、市各级领导倾情关注竹溪教育,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础性工程来抓,坚持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全民办教育,谱写了一曲曲重教兴学的感人之歌。
近年来,沐浴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东风,竹溪县委、县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等系列指令性文件,制定了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系列硬措施,从而揭开了竹溪教育发展的崭新一页。
今年以来,全县教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区学校规模化、农村学校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师队伍专业化为发展目标,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立足实际抓重点,勇于创新破难点,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今年5月,竹溪县委书记余春存、县长余世明等“四家”领导先后10余次深入到城关、鄂坪等乡镇,竹溪实小、实中、城中、一中、二中等县直学校调研教育工作。
为破解城区学生“上学难”,县委、县政府果断抉择,加快城区学校扩容:一是将占地面积42亩的原教师进修学校和占地35亩的县体育场无偿划拨给县实验中学用于办学;二是县委、县政府将城北烧田片区近30亩土地无偿划拨给教育,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教育局项目工作专班的同志,先后12次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争取项目。截止目前,已争取到位资金6008万元。
2012年,教育重点工程项目稳步推进:12个校安工程项目, 10个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中峰、水坪、蒋家堰三个乡镇幼儿园建设项目,已纳入今年政府十件实事,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同时,4个希望工程建设项目, 8个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15个薄弱学校改造食堂建设项目等,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今年,县教育局进一步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10多项教师管理制度,努力以制度,促管理,抓环境,树形象。全县坚持大力引进优秀教师,抢抓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新机制机遇,择优招聘了206名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初中、小学任教,同时,县内增设过渡性周转岗位教师50名,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培训提高教师。分期分批选派机关和学校干部、优秀教职工外出学习考察126人次,今年以来,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县培四级联动,累计培训教师达4036人次。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全县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实效。高考实现新突破,2012年高考上线率达98.2%,其中一本上线67人,比上年增加24人,增幅达35.8%。在全市高考综合考评中,竹溪荣获第三,市教育局为此专门向县委、县政府颁发了《喜报》。县一中今年高考综合排名在全市同类学校中位居第一,被市教育局授予“2012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中考成绩稳中有升,今年中考,十堰城区三所省级示范高中在我县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45分,划线人数255人,同比增加12分,录取人数增加87人。中考各学科排名均处于全市前列。
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底线。全县在坚持过去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基础上,重点从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入手,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安全一日规范,学生安全一日规范。坚持实施了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建立了全方位学校安全防护体系。一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和谐稳定,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两年,县教育局被市教育局授予“十堰市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粒。一年来,全县顺利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先后召开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会、农村寄宿制学校蔬菜基地现场会,成功争取到国家关工委“春苗营养厨房工程”价值100余万元的食堂设备。同时,各学校积极维修食堂、添置设备、加大后勤投入,县教育局扎实开展营养改善资金使用情况和食堂财务收支情况专项审计,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的每一分钱足额“吃”进学生嘴里。
学生“吃菜难”牵动各级领导的心。今年,县委、县政府拿出30万元作为全县学校蔬菜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抓好32所规模较大学校蔬菜基地建设。现在全县寄宿制学校蔬菜基地达407亩,4万多名学生告别了咸菜,学生“吃菜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目前,全县寄宿制学校“十有八配套”累计达标20余所,136所中小学已建成规范化、标准化学校。全县先后获得省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县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教书育人,思想先行。为继续深化和扩展县委“进农家,唱红歌,读经典”活动,确保“三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今年,县教育部门和学校扎实抓好各类主题教育,创造性地开展了“思想大解放 促进大发展”主题辩论赛、“中华颂”经典诗文和廉政诗文诵读大赛;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国学大讲堂”讲座120余节次,培育国学经典精品讲座22节次,现已形成“进唱读”成果集三个,即诵读篇《书香竹溪》、比访篇《阳光路上》和讲学篇《走进国学》。
在“三大教育”活动的感召下,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城关镇中心学校教师郭东升四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病重的妻子,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县一中学生吴松钱,上臂高位截肢,仍凭着非凡的毅力考取了大学。兵营乡顺风雨小学教师汪远海,37年来,以残疾之躯与学生风雨同舟,朝夕相伴,用爱心撑起了山村孩子的艳阳天,其感人事迹受到省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今年,全县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开展“实事承诺、设岗创星”,“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党风廉政建设,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计划生育强化年等特色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被省教育厅发文通报表彰为全省教育乱收费“零举报”县;“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获得省教育厅发文表彰;今年,县教育局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称号;被县委授予2012年度行评“红旗单位”称号。
风正千帆竞秀,潮平百舸争流。回顾过去,竹溪教育为竹溪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放眼明天,我们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强力打造和谐教育、均衡教育,努力推动全县教育实现新的跨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