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新洲乡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系列报道之五

时间:2012-11-28 08:27:28      字体:  打印  播放

铺 就 移 民 幸 福“ 路 ”

记者唐 勇 通讯员张吉权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干群关系和谐融洽……初冬时节,在新洲乡采访,一幅幅和谐发展的新画卷扑面而来。
新洲是移民大乡。为积极支持潘口电站建设,前几年,新洲乡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移民搬迁上,再加上受库区淹没前“停建令”限制、9000余移民大搬迁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减慢。
随着移民搬迁任务的完成,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上来。如何让移民稳得住、能发展,提升移民生活幸福指数,实现快速赶超?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并于2011年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狠抓乡、村干部的作风和执行力,切实解决移民难题,全乡呈现出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为化解移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该乡以“周清月结”为载体,制定联系村领导为矛盾纠纷排查主要负责人、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并及时将排查情况上报。同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根据等级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办结时间,下发限期办结通知书,及时化解,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以来,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移民群众上访事件逐渐减少。
在改善民生上,该乡把库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率先启动了潭口河、新发和紫金洞村新农村试点建设。在集镇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对所有房屋外墙进行粉刷,完善广场公园等配套设施。加快环库公路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兴建板凳岭、双龙、新发、潭口河等五处码头,打通烂泥湾至竹山溢水,三盛院至竹山田家坝,吴家湾至兵营、县河,双龙至竹山梁家等五条出口路,形成库区水陆交通大循环。
移民能否致富是关键。为此,该乡以7万余亩库面为依托,大力发展库边水产养殖业,按照一年示范引导,两年起步,三到五年大规模见成效的目标,培植和壮大水产养殖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植10家养殖企业,100个养殖大户和1000名养殖能手,水产养殖业年产值达2000万元。同时把特色产业作为库区产业转型的主要突破和库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全乡共发展核桃800亩,计划在未来两年再发展7000亩。以2万多亩优质茶园为依托,加强与茶叶企业合作,强势推进茶叶产业发展。

“当前,新洲正面临实现移民搬迁后大发展的机遇期,乡党委、政府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努力把新洲打造成竹溪的‘东方明珠’,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乡党委书记汪再体描绘着新洲美好的发展蓝图。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