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天蓝地绿水净 竹溪生态文明展新景

时间:2012-11-27 13:58:33      字体:  打印  播放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郭军报道:11月24日,竹溪县蒋家堰镇黄石头村72岁的李绪昌和家人来到敖家坝生态示范园观光游玩,看着绿树鲜花,听着溪水声,老人心情格外愉悦。他说:“这里原来杂草丛生,脏乱不堪,如今建了小广场、修了游步道,环境美丽极了!”
近年来,竹溪县以建设“中国绿谷”和生态经济大县为目标,采取“消除大气污染、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污水排放、提高产业质量”的措施,使竹溪焕发新的活力,展现新的图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谈及生态文明建设,竹溪县委书记余春存体会颇深,“好生态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竹溪力保天蓝、地绿、水净,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兼停并转,消除大气污染。该县采取“兼、停、并、转”措施,狠抓工业结构调整,大力消除大气污染。先后关闭国有碳酸氢铵化肥厂和楚秦水泥公司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化肥厂、水泥厂和砖瓦厂,拆除20多个排污烟囱。按照“高能耗的企业不要、高耗水的商家不纳、高污染的产业不引”的标准,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低碳企业,建起宝田生物肥料公司、瑞城新型干法现代水泥公司。
植树铺绿,扩大森林覆盖率。该县大力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低产林改造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截至去年底,该县拥有森林面积达1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6%,植被覆盖率达82%,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百佳县”和“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称号。今年,该县又造林6万余亩,完成“四旁”植树150万株、道路绿化700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5万亩,该县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建管并重,减少污水排放。竹溪曾经是全国的黄姜皂素主产区,随着大面积种植黄姜,多家皂素生产企业应运而生,带来了很大的污染。该县科学抉择,对15家黄姜皂素企业采取关停、转产和技改等措施,切实保护环境。与中国地质大学联手,攻克皂素清洁生产世界难题,实现污水零排放。精心培植的华池和创艺两家“双亿”黄姜皂素生产企业,已成为湖北省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基地。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对县城及周边的城关、蒋家堰、中峰、龙坝和水坪等5个镇的生产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攻坚克难,提高产业质量。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该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提高产业质量,先后建成油茶、核桃、茶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各20万亩。加快省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园区建设,已初步形成皂素、生物质能源等八大产业园,新型能源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和矿产建材业等四大工业体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竹溪迎来发展黄金期。北京、安徽、海南等地的大财团、大企业看中这里良好的自然生态,接连抛来橄榄枝:武汉人福、凯迪等四家上市公司先后落户,海南亚之洲五星级酒店破头动工。今年以来,该县已实施项目100余个,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