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促跨越
通讯员郭军 张吉权
初冬时节,站在新洲大桥上放眼望去:一栋栋居民楼鳞次栉比,一面面国旗迎风飘扬……这都源于新洲乡坚持落实“‘周清月结’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的结果。近两年来,该乡“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获省委考核组好评,乡党委被授予2012年度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建阵地 强保障
新洲乡下辖19个行政村,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村级阵地硬件配置不齐,软件档案不到位。为改变这一状况,乡党委结合实际,全面启动村级阵地建设。采取上级扶持一点、乡村投入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500万元,启动9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新、改、扩建,使全乡19个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变样。在软件建设上,严格按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二十个一”标准配套相关设施,健全各项制度,规范相关台账,完善装订档案资料,保证各项活动开展经常化,全面形成了服务中心规范化、日常化运转。
抓班子 强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抓乡党委班子建设上,该乡始终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周清月结”工作制,实现所有工作的全覆盖。对全乡干部印发《周清月结工作日志》,要求对每天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每周五由乡党委书记亲自对班子成员日志情况进行审阅。各村每月上报《村级“周清月结”工作表》,乡党委对其每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每月情况进行考核兑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干部队伍的管理,完备的制度才是管干部、干事业的保障。”这是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共识。该乡结合实际制订下发了《新洲乡干部管理条例》、《新洲乡干部考核办法》、《新洲乡干部责任追究办法》《“周清月结”工作制》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规范有序。同时,对乡、村两级班子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加大了考核力度,修订完善了一系列督促工作落实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提素质 强实力
近年来,该乡按照“山上林果茶,水上鱼虾鸭,库区休闲度假”的产业布局要求,以库区资源为依托,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双带作用”为抓手,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的转型,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去年以来,该乡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村党支部书记和骨干村干部1400余人进行了培训。组织100余名年轻党员到丹江口市学习渔业养殖技术,并以座谈会的形式向村干部和群众介绍先进地区经验。同时,通过换届把一批致富本领强、工作能力强、能为群众办事、愿为群众办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支书岗位或进入支部班子。近年来共有86名党员被培养成为致富能手,24名致富能手被发展为党员,3名党员致富能手被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引路”。近年来,新洲乡始终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群众致富紧密联系起来,将能否带领群众致富列入党员干部考核机制,结合实施“周清月结”工作机制,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并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了茶叶、核桃、渔业三大农业主导产业。2011年底,全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 到 4336.5元。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