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这样锻造出来的
记者余俊丽 通讯员王功瑞江玲
近年来,县一中牢固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五抓”工作法,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抓师德建设,树立优良教风。县一中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倡导主人翁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要求教师了解、研究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感”,对学生做到“十五个知晓、十五个帮助”,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们牢固树立“只有敬业,才能精业;有了教师的乐业,才能带动学生乐学”的理念,常年坚守在讲台。走进县一中,你会看到很多感人的场面:早、晚自习前,课间休息时,教室、办公室里,都有教师在为学生辅导、谈心;有很多班主任以校为家,天天“泡”在班上,“泡”在办公室里;有的教师早上5点多起床,步行到校上早自习。这就是该校教师敬业奉献的真实写照。
抓校本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县一中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每学期大力开展五项活动,即每位教师的读书活动、校本教研和撰写教研论文活动、撰写优秀教案或导学案活动、讲优质课和参加教学比武活动、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活动;实施班主任、备课组长等专项培训;定期召开教学反思会,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改进办法。每年的教学“NBA”大赛,教师全员上阵,各显神通,每位教师在活动中都得到了提高。活动成效在今年全市的“比教学”活动中得到印证,该校五个学科的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三个学科的参赛选手获得二等奖,综合排名第二,该校还获得全省“比访”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今日视点》栏目对此作了全面报道。
抓教学常规,重视细节管理。县一中不断加强常规管理,落实教学环节。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经验丰富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组教师整体提高;加强对教学环节的检查和监督,坚持常规听评课、校级干部推门听课制度,定期检查教案、作业和试卷批改、周练和培优补差的落实情况,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抓好考评环节,严格质量监控。各年级对月考成绩及时分析评价;教务处对每学期期末统考成绩的分析评价结果在全校张榜公示。正是注重了细节管理,教和学才落到了实处,在今年全市高考学科排名中,该校文科语文和理综排名第一,理科语文和文综排名第二。
抓青蓝工程,促进整体提升。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县一中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增加,通过实施“导师制”来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骨干,十年名师”的发展目标,每年教师节,是传统的“拜师节”,学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对青年教师进行精心指导,通常不到半年时间,青年教师就能较好地掌控课堂了。该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听讲座,看实录,进行网上阅读,参加“诊断考试”,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打造成长的平台,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逐步成为教学能手。在全市“比教学”活动中获奖教师中,有六名教师教龄不足四年,他们中有两人获得一等奖,两人获得二等奖。
抓教育科研,提升教学品位。县一中始终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环境,创造一系列条件鼓励全体教师走科研兴教之路,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该校创办《竹溪一中教科研论坛》和《班主任心语》等教科研平台,教科研水平和成果不断提档升级。目前4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26个校本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近3年来,该校教师有近400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的专业刊物上发表。
县一中的这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正是今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根本保证。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