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觉非与朝阳宫
图/文 赵璞玉 任永泽 柏元军 邓才明
很长时间以来,丰溪镇朝阳宫的故事一直在耳边回荡。今秋,在丰溪镇桃花山村支部书记兰宪云的支持下,我们自发组建了一行8人的朝阳宫探险队。
800年前,贺氏家族历时三年创建朝阳宫
话说马背元朝,虽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他的后裔们统治了华夏中国,并纵横驰骋欧亚大陆。因武陵泗水古镇(即竹溪县丰溪镇)地处鄂川陕三省交界,山势险峻,十万大山掩隐的泗水镇倒也偏安一隅。是时,在这世外小镇渐渐发达了一个家族——贺氏家族。家族人丁300余口,并养着家丁、壮汉60余人,长工、佃户1000余人。
在贺家的山林中,离泗水镇西南方10公里的山上有个叫朝阳洞的地方。这里山下是大片原始森林和耕地,半山腰处骤然悬崖耸立,拔地而起百米有余。在这陡峭的山体上天然生成48个溶洞。贺家大老爷请来木石工匠百人,加上本家长工、佃户近千劳力,历时三年,建成了朝阳宫城堡。朝阳宫依山而建,顺着山势东西宽1.5公里,南北纵向高度约500米(海拔1100-1600米),城堡以南建有两道护堡城墙。第一道1.5公里城墙内,有茅房、石板屋千余间,供贺家长工、佃户居住。第二道1.5公里城墙建立在峭壁的山根前,城墙内依壁建有吊脚楼百余间,吊脚楼最高达四层。石壁上凿孔建有木质栈道数公里,连接悬崖各溶洞。城墙内石板铺路长1.5公里,宽2米有余,可行车马、花轿,当时命名半边街。半边街内的楼、洞归贺氏家族居住。两道城墙全由巨石垒立。
在第一道城墙外建有方形碉楼,是朝阳宫前哨。城墙上布满滚木、巨石阵,用以狙击来犯之敌。第二道城墙上的关隘、垛口,设有木炮、过山鸟、弓箭等防御武器。在那临崖的要塞上,还设有暗哨、狙击位和绝命机关。朝阳宫第二道城墙内,建有学堂(私塾)、兵工厂(熬硝制火药、打造冷兵器)、厕所(屎洞子)、闺房(闺房洞)、正殿(在主洞口)、兵营(家丁住地)等功能齐备的各式设施。
创建朝阳宫之初,贺大老爷命人分别在盐大路的洞宾口和马边河的百步梯前栽植三棵铁坚油杉树苗,标识已进入贺家产业范围。这三棵古树至今生长旺盛,枝叶繁茂。经林业部门古树名木实地调查,确证树龄800年。特别是马边河百步梯前两棵胸径超过200公分的古树,被人们称之为“夫妻树”。
历经四朝,佑护贺氏数百年
朝阳宫创建于元朝,历经明、清、民国共四个朝代。虽屡径战乱、匪患,但朝阳宫安然无恙。贺氏家族将这宫堡别院作为自家的大本营,金银财宝藏匿密洞之中,粮食、药材、器物藏匿洞仓之里,老人孩子、太太小姐常年生活居住朝阳宫内。他们有专职家丁、武师守宫保护,有私塾学堂上学读书。山下农户和盐道上过往的盐客们,常常能见到城墙内来去移动的轿顶;常常能见到城墙上太太、小姐们游玩时衣袂飘飘,柳摆花摇,风姿绰约的靓影。大小土匪、兵痞们常常面对财富和美色望宫兴叹,叹息无法掠劫得手。至清朝嘉庆年间,三省结合部白匪(白莲教)患乱;官军屡次进剿,因粮草不继,终未得逞。后秘密将粮草事先囤积在朝阳宫中,才一举剿灭成功。
一场大火,焚毁了朝阳宫数百年基业
民国十年(1921),土匪颜德威部联合朱二疤子部1000余人进攻朝阳宫。12月,土匪攻陷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内居住的都是很穷的长工、佃户,土匪几无所得,仅获暂时栖身之所。第二道防线地处悬崖,能进入的隘口都处险境。每隘口防御只需一名家丁手持梭镖就能把守。连日来,土匪多次向第二防线发起进攻但毫无寸功。每次进攻都被把守在关隘要地的家丁戳杀下悬崖,真是“一夫当关,万勇莫开”。时值寒冬,春节将至。攻防双方相峙不下,朝阳宫内一家丁向当家贺大老爷献计:用火烧。乘土匪在山下佃户茅草房内熟睡时,从山上抛下火种烧死土匪。等土匪烧死后,再下山重建民房。贺大老爷自以为得计,便命人找来棉絮、火把等易燃引火之物,饱蘸桐油。在寒冬的一个高月夜风,点着引火之物纷纷投向山下连片茅屋。火借风势,山下茅屋迅速燃起了一道1.5公里长的火线。多数睡梦中的土匪葬身火海,仓惶逃出者不到半数。
大火烧毁了山下茅草民房,猎猎寒风助火越烧越旺,数十米高的火焰,越过第二道城墙,引燃了城墙内的吊脚楼、正殿、栈道等所有木质建筑。更有那48个朝阳洞多有吸风功能,将火焰吸入洞内,烧毁了洞藏的粮食、布匹和药材。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烧死土匪近600人,活命的土匪早已跑得踪影全无。朝阳宫的护宫家丁、贺氏能战斗的男儿和未来得及躲避的妇孺共烧死378人。只有少数孤儿寡母躲在避风的厕所(屎洞子)才幸免遇难。
劫后余生,贺家香火相传
朝阳宫城堡毁了,兴旺昌盛了数百年的贺氏家族,除少数几个在外求学和做生意的男丁外,就剩下不足50人的孤儿寡母。当时,“家”字辈寡妇共6人,以魏氏寡妇最为能干,她带着劫后余生的贺氏家族未亡人返回泗水贺家大院。是时,贺家大院早已被土匪洗劫一空。贺魏氏靠变卖房屋、土地维持贺家孤寡生存。
一场大火虽然烧毁了贺家大部分财产,但贺家在魏氏寡母子的带领下,还保持着贺家香火相传。
现居住丰溪镇丰溪村二组的贺敬修,1938年12月出生,现年74岁,因系嫡传贺氏后人,并在朝阳宫出生,被人们称之为“末代宫主”。据贺敬修讲:其父贺家骧,光绪年出生,朝阳宫大火时父亲在外办事。父亲弟兄七人,贺觉非是其伯父贺家顺的儿子,他曾于1946、1948年两次回到丰溪。
贺觉非,1910年出生,名策修。他幼入本家朝阳宫私塾,秉性聪颖,喜读史著,志存高远。稍长入武昌中华大学,还未毕业即被聘为武昌三楚中学历史教员。1940年,30岁的他随军进入西康(今康定)。入康途中,这位喜读史书的青年军官,寄情山水、人文、地理、风俗、物产,作七言绝句百余首。结集《西康记事诗本事注》(重庆史学书局出版)。该书以记事诗的形式,记述了康藏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古迹、轶闻以及民生疾苦、山川形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如唐番会盟、两公主下嫁、宋太祖玉斧大渡河、元明之羁縻政策、清代康藏之设施、凤全巴塘殉难、赵尔丰经边、傅华封建省之议、尹昌衡西征、川边改制等等,均有论述。
1950年初,贺觉非入中南军政大学学习,1953年结业。曾历任湖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南工农中学、华中师范学院附中历史教员。1956年应邀为省政协第二届委员,受命搜集整理辛亥武昌首义资料,主编《辛亥首义回忆录》。
1977年后贺觉非先生相继担任湖北省政协四届委员、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方志协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志》顾问等职。
1982年11月28日,贺觉非先生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72岁。他带走了未了的遗愿,留下了没有子嗣的遗孀。
廉洁文化“溢”校园
龚国群
一走近县一中,你就会感到浓浓的文化氛围,大门外围墙上的“人生宝典”:“待人”、“容忍”、“省过”等篇目映入眼帘。进入校园,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励志修德,勤奋向上”的校训,是全校师生的人生格言。转过“清风亭”,在人行主干道的两侧是廉洁文化教育主阵地,廉洁文化长廊一直延伸到学生宿舍。校务、政务、党务三公开栏,将学校的财务、日常管理量化、评优晋级等师生关心的重大事项全都晒在阳光之下。再往前是从古至今清正廉洁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材料,集中展示了这些清官们的主要廉洁事迹和他们的脸谱图。他们是“为官如清水,不持一砚归”铁面无私的包拯;两袖清风的于谦;奉公守法,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不怕死、不爱财、不立党”,“三不”清官海瑞;同甘共苦的陈毅;心系群众,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等,这些事迹无不深深打动和感染着广大师生。依次的廉洁格言警句栏如:“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廉洁诗歌栏如扬州八怪的郑板桥诗:“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有廉洁歌曲栏等使文化长廊异彩纷呈,富于极强观赏性和教育性。
不仅廉洁文化长廊中展示的清廉官吏事迹脸谱让人深受教育,在教学楼梯间、走廊等醒目处分别张贴不同的格言警句,多层次的帮助不同年级的学生增强廉洁意识。“明德楼”、“思源堂”、“至善斋”个性化的楼舍的命名无不对人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把优秀国学经典文化《弟子规》镶嵌在“黉学苑”醒目位置的墙壁上,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明礼诚信、立身处世等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和食堂前大视频及时向师生播放新时代廉洁典范人物及国家重大反腐倡廉成果,增强了廉政教育的时代性。
在廉洁建设中,县一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党支部定期举行廉洁自律反思会,每年由校团委组织各班开展庆国庆革命歌曲歌咏比赛,教师在结合教育行风评议活动开展廉洁从教征文比赛,教师将廉洁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中。不仅如此,学校还依托德育活动开展以廉洁为主题的故事会、演讲、征文等竞赛,在班级开展反腐倡廉主题班会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和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有力地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使得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学风教风更加纯正了。
寻 母
看完了两集《东归英雄》,又看了一会儿凤凰卫视。听到外面一阵阵呼啦啦的响,下雨了。
他看了看电视右下角的时间,已经十一点了。母亲还没回来。
也许一会儿自然就回来了吧!他回房间脱了衣服,坐着看书,等着母亲的钥匙声。外面雷声阵阵。
许久,门外没有一点声音。
母亲怎么了?他心里纳闷。
还是该去店里看看。他穿起了衣服,挽了裤角,拿了伞,出门了。
路上行人稀少,雨水汇聚成溪。闪雷交加、雨线如织、声响连绵,他仔细辨别一团团路灯下的人影,但,没遇到母亲。
母亲到哪里去了呢?
走到店外一瞧,门紧锁着。这下可急坏了他,母亲这么晚会在哪儿?
她拔通了姐姐的电话,没有;他又拔通了哥哥的电话,没有;或许,路上走叉了……他拔着家里的电话,良久,没人接。或许,父亲睡熟了,母亲并没回去?
只好回去等,他想!
走着走着,他突然觉得不对劲。忽然间,他大笑起来。
母亲今天晚上压根就没去店里!家里一连接了好几天的客,母亲累了,陪他看着电视就瞌睡起来。他让母亲睡去了。
那会他正看中国队与伊拉克队的争2010年世界杯入场券的一场球,中国队惨败;他气愤之极,把台调到中央8台。这一激动,把母亲早去休息的事忘得彻底。
也难怪,母亲通常每晚都要去店里守个门,卖点东西,解个闷。天天如此,早已习惯。通常他在家里看电视,或看书,总会在快十一点时听到母亲的开门声。
今天,到了十一点。他没听到开门声。所以……
路上,雨越发大了些。风吹在光臂上,雨斜过伞打在腿上,很舒服。他趿着拖鞋,快活地探着水流……
月满九里岗
●王小斌
不经意间过了几多个十月,在恍如云烟的时光中放逐了多少个仲秋。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我不想在丢掉了白天的太阳之后,再错过了夜晚的月亮。于是,在月上中天的时候,独自一人去九里岗赏月。夜,已经有点儿深了,山上少有行人。我慢慢的走在这浸满月华的山岗上,细细品味着月光下的的风景,我隐隐觉得,满月的九里岗不再是一座山,一片林,这山,这岗,这林间的小道,这树下的石阶,这幽静的草亭。就是为了点缀这美丽的小城,就是为了让我们去慢慢的欣赏,细细的去品味。
习惯了独自地仰望天空。广阔穹苍里,一片无垠的风景,装饰着那淡淡的九里岗,似乎那么平淡,似乎无故事可言。但那漂浮的白云,那静谧的蓝空,那满山满岗的月华,却好像萦绕着我一生一世的纠结牵挂。耳畔是最轻最轻的呼唤,宛若曼妙的音韵,把孤寂的心弦拨响。我想把自己的梦交给满月里的九里岗,一夕秋山月,几回故园心。不思量,亦难忘。习习秋风,吹起年少时的心绪,遗落在这野菊花飘香的月光里……
我弯腰掐一片沾满月光的树叶,作为今夜的想念。用心唱一首无声的歌,让曾经的落寞与孤冷,在这满山满岗的月光里随风飘远!
逝去的日子好像一本写满喜怒哀乐的书,我想在这满月的山上把她拆解,一页页的折成只只小船。用月华作为白帆。演绎那些藏在琥珀里的故事。
大半辈子平平淡淡,却不忘用心去呵护拥有的平实的生活,随着风的方向追逐生活。只是有那么一些时候也感觉很快乐。那种快乐有的是妻的情,有的是儿的笑,有的是亲朋的关爱,有的是工作的顺心。在快乐中,我淡淡的微笑,淡淡的生活。原以为只要平淡的度日,喜可以放下,忧也可以放下,但总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衣兜里女儿送我的小音箱里的歌,很是让我悲伤。但细想起来,其实让我哭泣的并不是那些歌本身,而是藏在记忆里的那些人。
满月装饰的夜晚,虽有了些萧索,但用心凝望,始终都是眷恋的目光,一路走来,一路挂牵。此刻,无尽的思绪,穿过悠悠的月光,依然那么妩媚,那么迷人。
昨日的馨梦,蔚蓝,亮紫,洁白,墨绿……深深浅浅,远远近近,或快乐,或忧伤……雕花的窗棂,在那些攒眉千度的时刻,听一首沧桑的歌,托一杯幽幽的香茗。推开心中那扇回忆的门,我仿佛看到一个那个江南雨巷的执伞女子,娉婷远去而又轻轻回眸,我在冰清玉洁的信笺里,铭记了她一抹深情的目光。
暮霭弥漫,寒意朦胧,山下的小镇灯火阑珊。独自漫步在这山间的小道上,远岭,近山,树林,岩石,都沐浴在这满月的光华里。不过,这山间的小路,在树影下确也显得朦朦胧胧。迟滞的晚风,轻轻的吹着,潺缓的,水似的,充盈着九里岗。秋夜的沁凉,夹带着原野的淡香,慢慢的渗透了全身,渗透着每一寸肌肤。
山中的秋夜,静静的,听不见一丁点儿声音。只有淡远的心底缕缕轻音。如花落时,残留的幽香,似有似无,袅袅悠悠。
自己陪着自己,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轻轻掀起几缕陈旧的柔情,将自己的思绪沉浸,宛如飘忽在这静夜的空中。点点滴滴,在幽远隽永的思忆中,修炼着那一份从容,一份淡然。我喜欢这适度的孤独,我喜欢这满月下的与世无争,尽享这份纯净,这份恬淡。于孤独中接受心底的无尘之波,于寂静中慢慢温润日渐粗粝的自我。让心里最释放的一刻,不与人分享。
转弯处静卧一潭清水,水里一团圆圆的月。水,冷冷的,月,冷冷的,这水中的月,在山湾里,竟演绎出一种说不出的冷冷的温柔。这冷冷的温柔,不经意间触动了我心中那最隐秘角落里的已经远逝了的痛。梦魇似的痛霎时在全身弥漫。我想伸手入水,将这这水里的温柔揽入怀中,让这冷冷的温柔把我心中那隐隐的痛再次封存。手指入水,那圆圆的月却散乱开来,于是,满山满水便都是细碎的月华了。
我的心也散乱起来,抬头看天,圆圆的月依然高悬。我又看了看水中散乱的月华,我看见的,隐隐约约的好像是我自己。
终究明白了,我想要的并不是这一时的温柔,而是一世的守候。
家是幸福的港湾
孔子曰:“五十知天命”。快到五十的我,回望自己走过的路,虽然一路走来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一生平平淡淡,却有那么多的庆幸在我生命里留下了深深地印痕。
小时候,我庆幸的是我出生在一个虽不富裕却很温馨的家庭。在这个家里,有疼我、爱我的奶奶,有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有一个严厉而慈祥的父亲,还有一群朝夕相处的兄弟姊妹。在这个家里,我学到很多,奶奶勤俭持家的美德,父母孝敬老人与人为善的言传身教,还有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的相互谦让与关爱。
长大成人后,我最庆幸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小家。在这个家里,有疼我爱我的丈夫,有一个聪明懂事的女儿。在这个家里我得到了很多很多,有来自丈夫的那份爱、那份情,有来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那份喜、那份乐。结婚二十多年里,丈夫就是我的天,给我阳光和呵护,对我谦让和包容。我们相互依赖、相互扶持,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携手前行。二十多年里,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将女儿培养成人,女儿健康成长、好学上进、心地善良、乖巧懂事是我最大的安慰,也让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与骄傲。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家,在我累了的时候,我可以安然的释放和平复身心的疲惫;在我犹豫的时候,可以给我慰藉和希望。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家,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有意义。若有人问我:这一生最值得引以为豪的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是我的丈夫和孩子。这一辈子最不后悔的是什么?是嫁给了你,并且和你拥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生命里有许多遗憾,上天也给了我最好的礼物,在我心里你和孩子是我幸福的全部。
在别人眼里我很要强,可知再强的女人,无论事业上多么叱咤风云,个性多么泼辣刚烈,在她的男人面前都甘愿是只温顺的羊,甘愿躺在丈夫的怀里享受平淡的幸福,希望丈夫永远是座山,自己是棵依偎这座山的小草。
年轻时患得患失,有了对方,生活虽算不上红红火火,却也在平淡中细水长流,感觉这婚姻,这幸福千金难换。
那时的你,阳光憨厚傻傻的,固执偏见不幽默,偶尔还耍耍男子汉的威风大吼一声,受不得委屈的我就会不理你采取冷战,当每天下班回家看到你忙前忙后的,眼睛又不争气的偷偷湿润。
那时的我,任性放肆长不大,不矜持不温柔,每次玩鸡毛信、斗地主时我和女儿总是想办法让你输,对你的动怒和警告不是耍赖就是当耳旁风。
有人说爱是一粒种子,种下了就要精心培育。一直以来我怀着一颗炙热的心,坚定而执着地经营着这份爱情。目的就是在两人的世界里,让我与我心底的你,是彼此的唯一。你知道,我不求你官多大,家有多富,我要的是相濡以沫的生活,我希望能静静地陪着你走过那条永远也走不尽的林荫小路,任清风拂面,感受着你温存的心跳;悠悠地陪着你撑一叶小舟游进隔世的湖面,任湖水荡漾,注视着你挚热的眼眸;默默地陪着你坐在月光下的草地上,聆听草丛中虫儿的浅唱低吟。我不需要什么海誓山盟,也不想感天动地,只求一起相伴到古稀!
我知道:渐渐地我会黑发变成银丝,皮肤不再光滑,额头沟壑加深,到那时只希望相互看着对方皱巴巴的脸互相嘲笑,不管他人的眼光,只要和你一起就好;渐渐地视线会模糊,耳朵会听不到,牙齿开始要闹脾气罢工,到那时,我希望我能充当你的眼睛看风景,你当我的耳朵听世界,然后我们围着饭桌,我为你挑鱼刺,你为我剥蛋壳;渐渐地腿脚不灵活了,嗓门也不够大了,记忆也可能全部丢失了,到那时我希望你依旧是我的傻子,包容着我的小脾气,我仍然是你的活宝逗你开心。
我不知道那时我们在哪里,是否在彼此身边,是否依然记得我们曾经的相知和承诺。
我不确定你是否一如从前的爱我,能否一同与我走完余生的路。
但不管时间再久,明天的路再远,我希望我们能够一如从前的相爱,永远是彼此的知己和唯一;不管人生路上有多少风雨,我还是希望下雨天依然有你为我撑伞,泥泞的路上依然有你扶我前行,遇到困难我们共同面对和承担,因为有你,不管走多远的路都不会太累。
校园桂花赞
八月的校园,
分外令人心旷神怡。
清晨,
每当你步入校门,
股股幽香
扑鼻而来。
操场边的两株桂花树,
宛如一对孪生姐妹,
尽情地张开着双臂……
闲暇时,欣赏它,
是莫大的享受;
疲惫了,走近它,
那精气神啊,
会翻倍地提起。
常言道:
花谢花会再开。
一个朋友,
把桂花怒放时的尊容,
镶嵌到我个人的空间,
瞧那黄花绿叶的模样,
胜似郭沫若的“石榴”,
也禁不住
唾津的潜溢了。
啊,桂花树!
文明的使者……
永远盛开在大家的心里。
由电脑光纤
散发到世界各地。
秋日思绪
一花一世界,一岁一枯荣。季节在花开花落中循环,人在繁华落寞中沉浮。生命中多少个花季雨季,就这样一茬茬盛开着、凋零着。漫步绿荫下,一阵风儿掠过,顿生丝丝凉意,不知不觉中秋已至。瑟瑟秋风轻拂脸颊,恍若亲昵细吻,柔柔的酥到心底直窜脚尖。猛地伸开手,掊一绺儿秋风,轻轻拍摩在颤动的心口,抚慰涌动的思绪。
在秋日的余辉里,放飞自己的心情,让心在秋幕下澎湃。岁月无痕,流云无声。背上行囊,踏上征程,穿行在时空的隧道,徘徊在绿野山谷,漫步于清澈的溪水旁,开始了我的人生之旅。行程中的我在春夏秋冬里,跌跌撞撞,一路跋涉,在曲折坎坷中摔打磨炼着,坚强的勾勒着人生翠绿的线条。驻足停息时,看到路边一朵孤独的黄色蒲公英花朵,以为是一个被遗弃的精灵,却发现还有许多零落的小花相伴在它旁边;我追寻流水的蜿蜒,原以为它是源于哪座高山的山脚下,但涓涓细流,溪水淙淙,却是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小流。
我似乎有所醒悟:一个人奋斗了几十年,走过了阳光灿烂,走过了秋夜星空,也许一生没有惊天动地,只是默默无闻;也许头上光环耀眼,显赫一世。但这一生是否做了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贡献,还是每天想像着自己的人生,站在此山望彼山,或在仕途上永远处于爬山的游戏中。
一个人在行程中总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许生活不如所愿,也许工作业绩平庸,也许遭遇意外灾难,不论你处于什么位置、什么状态,都应该坚强的面对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坦然的对待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时刻伴随着时针转动,就像调味品一样,调剂着平淡、无味的生活。但人生奋斗的目标不只是赏月亮、不只是看烛光,而是追求月光下的情趣,烛光里的温馨,从而让生活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人生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做过无数的美梦。我的最大梦想是今生能在文学创作上有所作为,所以一直以来我始终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喜欢大自然,眷恋着美丽的风景。喜欢在清晨聆听窗外的鸟儿鸣,看窗外的风景。有时候常常伴着晨曦朦胧的月色,一个人站在庭院中,看身边每天都在变化的风景,想工作中每天遇到的事情,时间就这样平淡而平稳的渡过着。
人的思维、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的思想与以前相比也有了很大差异,变得越来越懂得思索人生了,在追求中渐渐地找回了一些过去曾经迷失了的东西。失落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也许这是上天要磨练自己。生活原本就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有欢乐就会有伤感,有幸福就会有痛苦,关键是面对这些喜与悲、乐与痛的时候,你自身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高兴时候便尽情的欢乐,伤感时候痛快地让泪水淌出来。
也许是我太过于追求完美,让自己总是很忙碌也很劳累。于是试着放开自己,跟着感觉走,让快乐走入生活,让快乐充实生活,这时才感觉原来人生是那么的轻松。
回味走过的路,我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活法。因为喜欢文字,我将自己内心情感转化为文字,曾经是高兴的或是失望的,当它变成文字的时候,或朴实,或华丽,这种心情、这种情感就会时常的拿出来咀嚼,也会让他人去品评。
尘世中,我如林中的小草坚强的摇曳在风中,在风雨和日月下磨炼着;如幽谷的百合奋力挺拔着身躯,高高昂着头顶上美丽的花朵;犹如流水在曲折的小溪中上下翻滚,坚强地追逐着人生的梦想。
秋天的时空下,心中总会有太多的感叹,秋夜里偶然仰视天上闪烁的繁星,暗自思量,也许一颗星星就是一个人闪着光亮,或明亮、或暗淡。望着静静的夜空,我思索着人生的显赫与平庸。
秋来无语,秋去无声,秋日承载了满腹的愁丝。对着满目金黄的秋日,本能地想抓住点什么,可惜什么也没有抓住,只抓住了些许的惆怅与悲怆。但是,这沉沉的秋一来,时不时地又令人向往起来,向往中,淡淡的秋愁复苏了某种缅怀的诗意,虽淡苦浅痛却让人充实而理智。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