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县政府办副主任、西关街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徐超
本报记者
西关街棚户区(明清街)改造建设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实施项目,也是瞩目竹溪的惠民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对带动我县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使居民对西关街改造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加主动地支持和参与西关改造建设工作。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西关街改造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徐超。
记者: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西关街改造建设工程概况?
徐超:该工程东自西关桥北端,西至气象局东侧,南至竹溪河堤、北邻环城路,全长1910米,规划面积345656平方米(518.5亩),建设面积303201平方米(454.8亩),涉及西关街居委会、水寨子村、日进村、东风村、国有(集体)单位14家、房屋面积25578平方米,居民1876户4653人,房屋面积212205平方米。规划建设房屋面积88.5万平方米,预计项目总投资20.2亿元,是我县城区建设史上首次引入民营资本市场运作、投资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
记者:据悉,西关改造建设规划蓝图已尘埃落定,能否谈一下其主要建设特色?
徐超:根据西关街改造建设规划设计,以明清一条街为东西主轴,将西关街片区划为A、B、C、D、E、F六个片区,形成“一线穿六珠”的规划布局。保持传承明清风貌,延续竹溪文化根脉。城市中配建太极路网、龙行水系,东西纵向修建明清一条街,修复湖南会馆、甘露寺、五峰书院,形成江南水乡特色与明清建筑风格互为一体的城市风貌。同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停车场、步行街、绿化、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及农贸市场、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社会服务机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使其成为浓缩地方文化、代表竹溪形象的标志性地区。
记者:西关街改造建设工程在竹溪建设史上史无前例,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造建设将以怎样的形式开展?
徐超: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改造模式,在坚持“依法改造,政企合作,分类处置,分步实施”的改造原则前提下,实行“整体规划,一次补偿,分期实施”的改造方式,稳步推进西关街改造建设工程。
整个工程分为四期建设,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用五年时间完成西关街改造建设工程。第一期:A、F片区改造建设工程。建设年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计划改造地段2片区,占地13.4万平方米,拆迁面积5.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817户。第二期:B片区改造建设工程。建设年限: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计划改造地段B片区,占地4.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5.1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15户。第三期:C片区改造建设工程。建设年限: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计划改造地段C片区,占地5.5万平方米,拆迁面积3.2万平方米,安置户居70户。第四期:D、E片区改造建设工程。建设年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计划改造地段D、E片区,占地6.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5.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20户。
记者:为了能够使西关改造工作有序进行,前期做了怎样的准备工作?
徐超:西关街改造工程是竹溪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民心工程,社会普遍关注,可谓西关街住户急,县委、县政府更急。但正是基于该工程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欲速则不达,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个改造区内既有行政单位,又有集体企业;既有居民,又有农民;既有国有土地,又有集体土地;产权结构多元,主体涉及面广,情况错综复杂。同时针对规划修编、拆迁补偿、搬迁安置、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均要做到未雨绸缪。只有思想上有了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方法上有了长远性和科学性的保障,才能坚定信心,创新思路,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目前,西关街改造工作正按照既定的改造方案有序推进。一是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县房管局起草的《竹溪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经县政府县长办公会通过后,已发文执行。二是原减振器厂的国有土地作为西关街改造的优惠政策之一,已顺利划转给投资方,圈地围墙已建成,相关矛盾已基本化解。三是西关街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过多次修编,已报县规划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协调投资方进行施工设计。四是由指挥部办公室牵头,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起草了《工作方案》,配合房管局起草了《征收补偿方案》,先后多次征求了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并认真修改。五是西关街片区内集体土地收储工作已基本结束。六是以国资局为主体、财政局参与的国有资产收购、处置工作已与各单位初步达成共识。需还建的9个单位,主要包括农业局的六个二级单位,药监局,房管局的直属公房,城关镇的西关、高桥社区,农商行的西关、高桥网点,城关卫生院的西关、高桥诊所,电影公司住宅等;货币补偿的5个单位也已达成协议。其中:农行收贷的原农机公司资产已由国资局与农行签订协议,并付款收购,原租赁户吴松养猪厂搬迁及相关协调工作正在进行。七是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有序运转。积极筹备相关《方案》出台前的新闻媒体宣传策划及各项组织准备等工作;认真负责的接待西关街居民的来访和咨询;积极协调化解相关矛盾。
记者:针对下一步的工作有怎样的安排?
徐超:一是讨论通过并发布公示《竹溪县西关街棚户区(明清街)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根据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及早启动片区内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二是及时督办集体土地收储资金兑付、土地移交工作,力争10月底完成。三是督促投资方进行A、F区施工设计,迅速启动过渡期安置周转房建设。四是协调做好国有资产处置工作。五是高度关注并搜理相关矛盾的化解工作。
(注:访谈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