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建设中,走生态路,让污水无路可走,确保北上之水不带任何“色彩”进京津。
净源甘亏血本
该县顶着一时不被部分人理解和经济发展步伐减缓的压力,从水、陆、空入手,忍痛割爱,亲手干掉一个又一个有污染的厂矿企业。
根除“黑色”矿场,还干净山体。该县下重手,对有污染的合法不合适矿场企业关停,先后炸封34家煤矿,终止69家非煤矿山开采,关闭10余家高耗能森工企业,消灭多家“三高”企业,限量开采板石,“冷冻”锌镁矾钼等有悖国家开发导向的丰富矿藏,拒签30多家近10亿元不宜开发项目,有序引导3000多名企业员工“改行”,做到矿场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化、防污治本明显。
斩净污染排放,力保水体清洁。竹溪曾经是全国的黄姜皂素主产区,随着大面积的黄姜种植,多家皂素生产企业应运而生。南水北调的启动,为这些有污水排放企业带来生死考验。经过科学抉择,该县对合理不合情的15家黄姜皂素企业进行关停、转产和技改。在国家科技等部办委的力挺下,该县与中国地质大学联手,攻克皂素清洁生产世界难题,实现污水零排放。其中,精心培植的华池和创艺两家“双亿”黄姜皂素生产企业,现已成为湖北省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基地。同时,该县还叫停5大流域13座总装机40630千瓦水电站和2个造纸厂,还原溪河本来面目。
横空“霹雳”,消除大气污染。能破能立是该县成功治污的一大法宝。面对凌空而起的烟囱粉尘和乌烟,该县毫不留情的对“罪魁祸首”化肥厂、水泥厂和砖瓦厂等进行“炮击”,先后炸掉20多个排污烟囱和高排放粉尘企业,关掉国有企业碳酸氢铵化肥厂、招商引资的楚秦水泥公司等,再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低碳企业,先后建起了宝田生物肥料公司、瑞城干法水泥全新生产线等高科技企业;并引进环保节能型页岩砖生产技术,淘汰所有老式砖瓦厂和老旧粘土砖厂,斩草除根,还清新空气。
治污不惜重金
发展生态林业,提高自净能力。该县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低产林改造和湿地保护等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播撒绿色。先后投入3亿多元资金,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8万亩、封山育林近40万亩、人工造林5万亩,对150万亩低产林分步进行改造,境内植被覆盖率达81.2%、森林覆盖率达76.8%,仅森林年增加蓄水9800万立方米,地表污水自净能力剧增。目前,该县正在积极创建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偏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九里岗县级森林公园,全县已呈现“路边樟、地边竹、河边柳、门前花、地中茶、坡上果、山上林、林中草、裸露岩石爬山虎”的生态格局。
大搞土地整理,围堵水土流失。从2010年开始,该县先后投入2.92亿元,完成七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17个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建设面积达7617公顷。目前,该县正投入1.82亿元国拨资金,实施6.5万亩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锐减自然污染。
网动城乡,生活污水得以治理。在县城下游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同时,正对占居全县总人口60%的县城周边城关、蒋家堰、中峰、龙坝和水坪五镇进行污水处理连网建设,实现城乡污水“一网打尽”。
同时,该县连续四年将国家累计下拨的2.393亿元生态补偿金都用在生态环保工程建设上,将污水“就地正法”,发挥北调水源“净化器”作用,全力为北京和天津人建好“水缸”。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