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2012年8月月末版

时间:2012-09-09 11:33:11      字体:  打印  播放

周毓成与竹溪山二黄

●沈虹光



看戏和品酒一样,都需要状态。杂务纷沓,心猿意马,忙忙叨叨地端起杯子咕咚一口下去,那感觉能够准确吗?第一次看周毓成的戏,状态就不好。正是地方戏会演,来了十几个剧种几十个剧团,武昌、汉口几个剧场同时开锣,江滩上还有演出车开放表演,我在组委会公干为演出服务,哪儿都得照顾到。赶到剧场躬着身子找座位时戏已经开演甫定坐观,包包里的手机却又蛐蛐般响了。
周毓成唱的是《清风亭》,老生的骨子戏。唱做兼具,情感悲凉,一南一北两位京剧泰斗周信芳、马连良的戏单里都有这一出。小小的山二黄敢唱这出戏,说明了剧种的底气。
可那天我真没有听进去,只依稀记得老生形貌:亚麻色的褶子外系白腰包,长长的白满飞甩起来,做派倒不像深山的小剧团小剧种。知道他已逾花甲,想到那一辈人的学艺风尚,教的严格规范,学的刻苦用功,身上到老都有痕迹,一招一式都不“水”。

隔一年空闲了,便想去竹溪仔细看看。驱车高速公路,中午就到了地区行政首府十堰。
十堰文体局牛局长拦车,说哪能只看山二黄呢?十堰的戏多了,都得看看吧?
第一次来十堰是上世纪70年代中,乘火车整整晃荡了一天。十堰下辖六县,郧阳、郧西、丹江为北三县,竹溪与竹山、房县是南三县。我们的省路线教育工作点在房县,住一宿,第二天换乘汽车再颠大半天才能抵达。
那时候不知山里有戏,只知山里有野人。火车上遇到科学院组织的野人考察队,看着他们的猎枪和当时只有军队才用的对讲机等通讯设备,感到地域的神秘和荒远。

十堰为人所知是因为“二汽”,这是继代表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之后,中国的第二大汽车集团。要防备“帝、修、反”发动战争,“二汽”选择了这个地图上都找不着的地方。厂房用两块木板中间填充粘土的“干打垒”方法建筑,发扬大庆石油会战“先生产后生活”的奋斗精神,不盖楼也不建街,晚上一片黢黑。
很苦的印象还来自小说《李自成》,被打得无处安身的农民起义军躲进商雒山,屡扑屡起,也在郧阳、郧西、均县一带流窜。官家鞭长莫及的地方,可见其苦。
苦人不唱戏就更苦,苦中作乐就是戏。牛局长介绍说,山中自古多戏。
古十堰属楚,地处荆襄西北,明朝中叶,荆襄大旱,官府恐流民聚众闹事,禁封流民入山就食,导致流民起义,势不可止。这才催生了郧阳府治,允许流民进山开荒种地,附籍为民。修建武当山道宫也引动大规模的工匠信众来聚,山中老人们至今传唱一些声腔特殊的小戏小曲,或许就跟各方流入的风情民俗及杂烩口音相关。
牛局长如数家珍,领路踏访,两天后才转到竹溪。八月酷暑,一天颠簸,晚餐饱食后更加困顿,这是第二次看山二黄,状态又很糟糕。
再过一年,十堰举行地方戏会演,再去十堰,就是三看山二黄了。
这是一出现代戏,本没有周毓成的角色。按照展示“非遗”的意图,导演用旧时山二黄“坐唱”的传统,安排他唱了一段“引子”。就是这段“引子”,引得全场震动。
卸去《清风亭》的老生戏装和髯口,周毓成显得瘦小。白发,清癯,古铜色的对襟褂,平平静静地走上来,一束追光打着,干唱。
碧水观鱼,纤毫毕现。他也不动,只唱,每一个微颤,每一个婉转都放大了似地传递出来,清清楚楚。
这才真正认识了周毓成,认识了竹溪的山二黄。

在湖北生活了一辈子,对身边的地方戏曲到了司空见惯充耳不闻的地步。突然因工作职务之故驻足留神,再近观,并相对深入地接触,才蓦然发现并顿悟,知道这些曾经风靡、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玩意儿,都有其存在并应当受到推重的理由。
周先生又老了几年,嗓音却仍然通亮——出色的艺人都有过人的天赋——高处颤音薄透,像闪闪发光的金箔。是皮黄,却比皮黄多出了料峭和苍劲,据说,出色的葡萄酒酿酒师会用舌头去品尝葡萄园里的土壤,山二黄也有土壤。
牛局长曾领我去鄂陕交界“朝秦暮楚”的关垭。一路车行,白墙灰瓦的农舍一幢幢地向后移动,衬映在葱郁的绿色中,画儿似地秀美。农舍前还都围着矮栅栏,红花绿草探出头来,显出过日子的兴致和生活的美感。
听我说出感想,牛局长及同行人都笑了,说,这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考虑路边景观,政府统一规划的。
我不解,别处也建设新农村,也搞旅游,也考虑景观,有统一规划,怎么独独这里让我感慨呢?
牛局长一行便七嘴八舌争夸竹溪文化深厚。
竹溪西周时属庸国,如今说庸人自扰,庸庸碌碌,平庸无为,庸是个贬义字。可西周时庸国曾疆域广大,包括鄂、渝、湘甚至陕之汉中,文化丰富厚重,山中至今古风古习犹存,樵夫农妇都讲究礼俗。
在关垭,我看到的是建于公元前七世纪的楚长城遗址。石灰粉黄泥和着原始植物杨桃液粘筑的城墙与山脊连接一体,历千年风雨仍坚硬如铁。
天地灵气如果真能通过土壤凝聚到甘醇的葡萄酒中,那么,秦岭巴山的灵气也一定会凝聚到皮黄艺人的声腔之中。
只是什么戏都要靠人唱,我说山二黄好,是听了周毓成的唱。换一个人唱呢?还有这个效果吗?话说又一年,周先生应是“奔七”的人了!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常委、省文化厅巡视员

享受快乐的读书生活

●孟 玲

新时期呼唤新型女性,只有具备过硬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女性人格魅力和自身特长,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古往今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不可替代。作为一名女性,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加强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和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现代女性需要健康的心理,具备一定的政治、品德、业务素质,还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些素质的取得除了适应环境,努力实践外,还要通过读书学习来掌握各种知识加以获取。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中,县妇联和有关部门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目标,倡导广大城乡家庭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以家庭廉洁促进社会和谐的全民读书活动。为此,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女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提高个人修养及综合能力为己任,妥善处理好职业女性的事业与家庭关系,实现突出的工作业绩与幸福家庭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正做一名名符其实的、有品味的职场女性。一是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增长新知识。在新形势下,女干部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知识危机,原有的知识不可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不断丰富理论知识,获取大量信息,开阔心胸视野,转变思想观念,坚定工作信心,经营好幸福家庭。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拓宽视野思路,适应社会,胜任工作。三是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过程要心态平和,不要自寻烦恼,仅仅为读书而读书。要懂得拥有平常心的读书生活是简单生活、快乐生活。要在良好的心态下,通过读书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享受快乐,以豁达和真诚的心去面对一切。四是在阅读中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自觉养成思考创新的习惯,做到读有所晤,开卷有益。五是以一颗感恩心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吸取知识营养形成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他人良好心态。在读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努力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担当责任。
广大妇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五好和谐家庭”的建设者和遵纪守法的带头者。通过读书活动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业务素质修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着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沉着冷静、坚强果断、豁达大度等气质。扬长避短,增强履职能力,做一名让他人尊敬、令亲人自豪、受社会称道的时代新女性。在学习中提高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水平,明白享受亲情、友情等是幸福人生的重要支撑点。有了幸福感,才会激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热情,提高责任感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要充分认识到读书的人生、学习的人生、忙碌着的人生才是美丽的、快乐的人生。养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贡献社会,实现自我。
一段时期以来,我读了平时没读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感觉收获颇丰。通过读书净化了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身、完善自我。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领悟到读书除了要善于动脑,读到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同时要注重思考,坚持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在学习中,要把书当作是无言的老师,把读书当成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开展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在今后的读书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回报社会、贡献社会。
(作者单位:县粮食局)

切莫一个“好”字了之

●付延峰

这是二年级的一节体育课,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还下个不停。讲完“注意饮水安全”健康课的内容,还剩下15分钟时间,我就让学生自己绘画、练字,我在教室巡视。
“老师,这是我画的画,请您看看我画得怎么样?”突然,一名小男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怯生生的问道。我拿起他的作品,仔细的看了一会,然后抚摸着他的头说:“画的很不错啊!好好的练习,争取下次画的更好。”小男孩面带笑容,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座位。
“老师,这是我写的……”“老师,这是我画的……”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一窝蜂的跑到我跟前,把我“包围”起来,纷纷拿着他们的作品要让我看。望着眼前的孩子,我有些应接不暇了,心里顿时也有些烦躁起来。“嗯,好!”“嗯!好,好!”“嗯,好,好,好!……”我口里不停的念叨着,尽管有些孩子的作品我连看都没看一眼,嘴上还在不住的敷衍着。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我擦擦额头的汗水,长长的嘘了一口气。
吃罢晚饭,我打开电脑,正聚精会神的写着一篇文章。“爸爸,您看看我的这副画画得怎么样?”不知什么时候,读三年级的女儿站在了我的身后,手里拿着她的图画本,这样问我。我扭转头,在她的图画本上瞟了一眼,“嗯,好!”我极不耐烦的说,刚说罢,眼睛又回到了电脑显示屏上。
“爸爸,你在撒谎,明明连看都没看,就说‘好’,你这老师也太不负责任了。”女儿在嘴里嘟囔着。我心里一惊,白天在教室的那一幕马上浮现在我的眼前。“来,爸爸帮你你看看。”我连忙叫住一脸沮丧正准备转身离开的女儿。我拿起女儿的图画本,认真地看了起来。她的作品有些构图太小,有的地方色彩搭配不均,但想象力丰富,我及时表扬了她的优点,还拿起画笔,对她的作品进行了修改。修改完毕,我把图画本交到女儿手中,女儿接过她的图画本,扳着我的头,在我脸上吻了一下,对着我的耳朵说:“这才像个称职的好老师。”
女儿的话让我满脸羞愧,也引起了我的沉思。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敷衍、欺骗女儿的行为被女儿当场戳穿,我欺骗全班几十个孩子的行为更被他们看在眼里,只是,他们没敢像女儿那样当成戳穿我罢了。
我想,在下堂体育课的时候,我应该向孩子们道歉,说明实情,重新树立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作者单位:实验小学

八月畅想

山泉


岁月的日历被风揭起,
八月的天空飘落场场细雨。
她伴着七彩的缤纷
放飞赞美的祝福
这是果实成熟的季节,
蓝色的伏笔一个个绽开,
让人感叹惊奇。

八月的故事里,
那些风风雨雨的细节,
早已渗入我的脑里
让心的天空明亮湿润。
站在窗前看美伦美幻的天空,
每一朵飘过的白云,
都是绚丽的见证。

八月的原野
绿海起伏着微波
荡漾着层层涟漪
波纹里流淌的文字
鸣和着百鸟的赞歌
农人匆匆的脚步
惊飞一群觅食的白鸽

八月的风
吹过每一片大地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饱含深情
每一个数字都在八月的风里攀登
每一座大桥都化作绚丽的彩虹
每一条公路都向着远方延伸

在火红的八月里
无怨无悔的生命是一颗感恩的心
将人生的苦辣酸甜一饮而尽
安静在你的面前身心轻盈
像一只鸽子单单仰望你的手
看你解开生命连环
释放天国的华丽

醉人的八月
数不尽的憧憬
说不完的畅想
畅想在在醉人的绿谷
畅想在秀美的楚长城
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打动多少人的心房

端起八月这杯酒
愿日子清香细腻
每一天都是爱中流出的诗句
走过八月的历程
把祝福编成舞蹈
把赞美谱成歌谣
唱响和谐奋进之曲

阳春三月听杜鹃
●方 军

杜鹃鸟在我家乡湖北竹溪中峰狄峪沟叫阳雀。这种鸟儿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啼鸣最繁,每鸣四声一节。昼夜相继,这也许是家乡人叫它阳雀的缘故吧。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家乡中峰狄峪沟上初一的时候,我才知道杜鹃还有一个名儿,叫布谷鸟。那是农历三月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排练节目,说是准备麦收农忙时到田间地头慰问。八个同学被安排唱跳《布谷鸟》,我有幸入选其中。
辅导我们的是一名叫邹玉琴的女音乐老师,她边拉手风琴边教我们唱:“布谷声声叫,叫的是阳春到,咕咕咕咕,咕咕咕咕,阳春到,阳春到,栽秧割麦要赶早。”
邹老师教一句,我们就跟着唱一句。歌唱会了,接着就学跳《布谷鸟》舞。我们八个同学四男四女,按男女搭配成四对儿,我和班文娱委员阿云分在了一起。阿云机灵活泼,会唱会跳,学习顶呱呱。人也长得美不可言,能和她一对儿跳舞,我心里很高兴。男孩子跳舞本来就比女孩子差,我天生缺少文艺细胞,在阿云的身边就更显得笨拙了。该伸左手时我伸了右手,该出右脚时我出了左脚。有时踩得阿云哇哇地叫,“哎哟,又踩到别人的脚了,真恨你!”出现了这种情况,我只好一脸歉疚地看着阿云尴尬地笑,而阿云并不真生我的气,排练结束后依然对我很好。
排练二天后,邹老师叫大家试演一下,看前二天教的效果。谁知我又出错了脚,竟将阿云绊了一跤。这一跤阿云跌得不轻,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痛得眼泪直流。见此情景,邹老师叹口气道:“算了,算了,明天换个人跳。”我心里很难过!这时,只听阿云嘤嘤道:“邹老师,求你别换人,他能跳好的,我帮他。”
想不到阿云对我如此地有信心,还求老师将我留下。邹老师侧身看看我,又回头看看阿云,点点头说:“好,就依你”。因此我继续参加《布谷鸟》的排练。每次排练完,阿云总会留下来帮我巩固新学的动作,同时纠正我不准确的姿势。以后就常听到邹老师表扬我们:“你们三对要像他们俩看齐。他们动作学得快,跳得好,要学他们互帮互助!”每听到表扬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瞅阿云,而阿云也正看着我。
阿云高中毕业后,因感情打击远走他乡,我们已有三十多年生死两茫茫。从此,每年不论在哪里,只要听到布谷鸟叫,我就“不思量,自难忘”,想起当年和她一起跳《布谷鸟》舞的情景,感到“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的隐痛。
等我高考上农业院校后,才知道杜鹃生性羞怯,常隐树林深处,以小虫为食,属于益鸟。同时,我也知道了杜鹃除了叫阳雀、布谷鸟,还有许多别称,如田鹃、周燕、子规、思归、看帝、杜宇、杜魄、蜀魄、春魂、冤禽、怨鸟等等。继而又了解到晋代常璩《华阳国传》里的一段故事。说的是古代蜀国有个国君叫杜宇,又号看帝,因丢失了国家,被逐漂泊在外,死后魂魄为子规,年年看着自己的家乡昼夜哀啼,声不堪闻。后世文人基于这一传说便引发出了许多灵感,于是拿杜鹃说事,变着法儿借咏杜鹃或述志抒怀,或思亲怀乡,或挪忧谴怨。而这些诗人在咏杜鹃时,又常把杜鹃花拿来入诗。咏杜鹃花时又常将杜鹃鸟用作辅助,使其情致得以极致地抒发。
我自小酷爱书籍,读过许多咏杜鹃鸟和花的诗,领略到诗中多含有凄凉哀怨之情。也许是受到了这些诗文的熏染。已由过去血气方刚,不知愁滋味的我,渐渐地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如今,再听杜鹃鸟叫,感觉里就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妙漫与幻美,有的只是“杜鹃啼血猿哀鸣,一叫一回肠一断”的哀怨了。
今春,我因近十年的二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并发肾功衰加重赴武汉治疗,期间正值农历阳春三月,省直厅局的朋友为我解闷,相约邀我到麻城龟峰山看红杜鹃。夜宿龟峰山杜鹃山庄,忽闻杜鹃啼鸣。起床推开窗户,只见月落鸟啼雾满天,站在窗前西望故园路漫漫,越听越觉“杜宇声声不忍闻”。心中颇觉哀伤,久久难以入眠。索性伏案提笔学古人苦苦吟诗一首,题名《咏子规》。诗曰:“只身任漂泊,总怀念乡情。夜夜空长啼,云雾笼归程。”
愿普天下的游子:总有念乡情!永怀感恩心!

水天一色 张涛 摄

绿色渴望 周端海 摄

春的畅想 冯艳 摄

生态库区 胡显才 摄

临水低飞 胡雪丽 摄


河道整治 万华 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