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秦巴深山“护电人”——记供电公司天宝葛洞变电站安全员敖家富

时间:2012-09-07 08:29:31      字体:  打印  播放

通讯员 郭 军


在连绵起伏的秦巴山中,承担着110千伏输变、南部4乡镇的电力供应和数十家小水电上网重任的建地。一位憨厚实在的中年汉子,每日守护着这一座变电站,默默地与竹溪变电运行打了35年的交道。他,就是县供电公司天宝葛洞变电站安全员敖家富。
一株小草 总是默默无闻顶着露珠
在电力生产企业,安全员这个称谓,它富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在不善言谈,更不会讲很多大道理的敖家富心里,只装得下四个字:安全运行!在我们看来,在安全运行字里行间中,饱含着高超的业务技能、克难奋进的信心和勇气、周到服务的奉献和热情、一丝不苟的爱岗敬业精神。
敖家富家住山外,上有年迈老母,常年多病缠身。妻子,贤慧善良,除完成村小学教学外,还独自承担照顾老人和小孩。敖家富几个月难得回一次家,回到家中,街坊邻居都喊叫:稀客回来了!妻子把许多埋怨悄悄地装在心里,总是强打起笑脸对他说:“妈我来照护,你就安心呆在山里吧!”其实妻子心中委曲,一肚子的苦水咋不想倒出来给丈夫听听呢?可是,她深知变电工作的重要性,他不能让丈夫分心、让他有后顾之忧。年复一年的过去了,山里的变电安全运行敖家富担着、扛着;山外家里的家务事儿妻子挑着、顶着。
敖家富是同事和街坊邻居们眼里的“孝子”,每次从山里回到家中,总是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帮母亲捶捶背、揉揉肩。2011年腊月二十六日,是敖家富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回一趟家的敖家富和往常一样,正在变电站和同事们冒着寒风认真巡视着设备。深山坳里,110千伏葛洞变电站已经整整运行了10个年头了,长期超荷载运行的变电设备有些“吃不消”。作为安全员,敖家富的脸上不时地露出愁容,他不能让设备带着隐患运行。对于他来说,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责任大于天,比什么都重要。刚出设备区,妻子的电话来了,声音与往常有些不同:“老敖,你赶快回来吧,妈不行了,就等着你回来和她老人家见最后一面!”这个平素像铁一样的汉子,面对突入其来的变故,两行心酸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强忍着悲伤,用手抹干了眼泪,嘴里却一个劲地唠叨着:“等我忙完手头上的活计就回来!”站上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早点回家,可他总是有些放心不下变电站的工作,看看这、查查那,直到设备隐患和故障一一排除,他才骑着摩托车在暮色中往家赶。
母亲带着对儿子深深的牵挂,终不瞑目的走了!敖家富心酸愧疚的泪水泉涌般的涌上心头。是的,三十多年了,他亏欠母亲的太多了,他亏欠妻儿的也太多了!子欲养而亲不待。面对逝去的母亲,敖家富心里常常有种钻心的痛!三十多年过去了,他想到的是他的事业、他的责任、他的理想、他的抱负。在付出和荣誉面前,他更多地是选择付出。
一颗钢钉 牢牢地“盯”着变电岗位
自1978年竹溪原35千伏观音阁变电站开工建设到1984年110千伏城关变电站建成投产,敖家富始终都没有离开过变电站的工作环境。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和变电运行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了竹溪的变电运行事业!
变电站枯燥、单一的工作内容,时间长了就会使人感到倦怠、乏味,但敖家富却干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在他眼里变电站的每一台设备都是可以交流的“挚友”和“亲人”。 变电设备和人,就像一对情侣关系,你深爱着他,她就深爱着你,他们相互依存。几十年过去了,敖家富用心呵护着变电站的每一台设备,就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与变电结缘,爱到深处。
2002年11月,110千伏葛洞变电站正处在试运行阶段,虽然设备先进了,但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国家花千把万建座变电站不容易,没有人把守不行,没有过硬的操作技术更不行!”作为一名老变电运行工,敖家富第一个报了名,他还积极做通了其他人的思想工作,一道告别城镇生活,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深山坳。
刚进山时,生活起居都面临着不少困难。一大堆男人原来在家时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乐生活。可眼下生一顿、糊一顿的饭菜还得靠他们轮班自己做,不管是“生兵”、“糊敬德”,他们自个做的,嚼起来也觉得香甜。
为了让大家安心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减轻大伙额外的劳动强度,敖家富动员妻子辞去了村民办教师的工作。妻子不舍的走下了讲台,告别了村里的孩子们,以临时工的身份为站上的同事烧茶、做饭、洗衣裳。变电站地处偏避,大家吃菜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既费时又费力,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在站外空地上种些瓜果蔬菜、在池塘里养鱼、养鸭,大大改善了职工生活,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职工生活上的自给自足。敖家富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大伙,稳定了人心,也使变电站职工慢慢地找到了家的感觉。
一支蜡烛 永不歇息“忘我”燃烧
敖家富经常对徒弟们说:“现在设备虽然先进了,性能可靠了,但也不能排除变电运行的危险性,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可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
处理应急事故,排除设备故障,对每一个变电运行人员来说,都是最严峻的考验。平日看来,每个人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都相差无几,其实真正考验个人能力的时候就是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准确判断和快速处理。
2008年,110千伏葛洞变电站由于受到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影响,多台变电设备不同程度遭受了损坏。为了抢修设备,尽快把电力送进千家万户,敖家富和同事们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当听到微微作响的设备运转声,看到远处的万家灯火,敖家富和同事们会心的笑了,这笑声里饱含着多少辛劳和快乐!
2011年11月2日,凌晨3点多钟,葛洞变电站57开关机构弹簧储能自动脱机,储能电机不停地动作,剧烈地振动在夜空中响彻着。已经入睡的敖家富被突入其来的响声惊醒,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到值班室里察看情况。多年安全工作积累下来丰富的经验,让他很快判断出故障原因,并排除了故障,避免了一次机器设备的重大损坏和南山四乡镇大面积停电事故。
每年夏季,电网正值用电高峰,变电站设备长期超载运行,安全可靠能力下降。为了加强安全管理,不管刮风下雨,高温酷暑,他都会在变电站的设备区里巡视检查,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编后: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可敖家富从事变电工作35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追求、默默无闻的奉献,何止千日!在他的功劳薄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记述地尽是真诚、勤劳、智慧和勇气。在他身上,装满了行行长诗,抒发着一个变电员的精神风貌。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