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竹溪处处“凤还巢”

时间:2012-08-26 19:47:50      字体:  打印  播放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喻泉源郭军

竹溪县,是全国扶贫攻坚重点县、全省特困县。曾几何时,山里人舍家别子,远赴外地谋生。如今,部分功成名就,事业辉煌的游子,以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回报桑梓,造福家乡。

挖塘修堰“润心田”

【情景再现】“许启典、王远群出资建塘,保证了灌溉用水,再天干我们都不慌……”近期,水乡多雨山里旱,中峰镇小南沟村五组村民刘仁兵看着绿浪滚滚的水稻和包谷,有感而发。
【新闻回放】许启典,1968年出生,小南沟村人。早年因家贫辍学,和同村王远群一块到河北煤矿打工。吃苦耐劳,两人现成为身家过千万的老板。
2009年春节,王远群、许启典回家过年时,了解到本村及周边缺水,当即商定为村里修建一个当家塘。去年5月,水塘建成,无偿交付村委会使用管理。村支书陈宁根站在塘埂上自豪地介绍,这个水塘总投入278万余元,可蓄水4万多立方米,是全村1200多人的“水窑”,400余亩水田的“命根”。
【延伸效益】据悉,在像王远群、许启典这样的成功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竹溪县在“新三万”活动期间共完成塘堰整治1650口(其中,新建120口,维修1530口),完成清淤620万立方米,塘埂、护坡加固6.8万立方米,维修加固河堤45处,维修堰渠305条,修建水窖、水井及其他小水利工程215处。完成投资总额10321.49万元。新增蓄水能力498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5.7万亩。
一口口新塘、一条条堰渠、一汩汩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修路架桥“壮筋骨”

【情景再现】“这里是我的家乡吗!真是‘相见却已不相识’……”向坝乡高二学生袁慧慧放暑假回到向坝集镇,看到整治一新的集镇大道,她兴奋不已。
【新闻回放】今年5月,竹溪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从向坝乡走出去的企业家曾宪云再次捐款400万元,帮助家乡建设一条长1024.4米、宽18.4米的凤凰大道。
曾宪云,向坝乡胜丰村人,1993年离乡到海南创业,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办起7家公司,涉及环保、旅游开发、文化教育、高校食堂、物业管理等行业。他的企业被评为海南核心竞争力50强企业,他个人被评为海南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
曾宪云创业成功后,多次回报家乡,先后捐资上百万元帮助家乡修路兴教,捐资400万元修建集镇大道。
【延伸效益】据统计,近年在曾宪云等成功人士的支持下,该县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7亿元,谷竹高速、龙王垭隧道、城北绕城线一级公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圆了竹溪人多年的梦想。使该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347公里,农村公路彻底告别了“晴天扬沙尘,雨天烂泥潭”的落后面貌。

扶危济困“撒爱心”

【情景再现】“我能活到今天,一是靠党的好政策救济,二是靠像童总这样的好心人的帮助……”7月12日上午,竹溪县县河镇惠家沟村4组白血病患者凡启明,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童德国送来的1万元现金,感动得泪眼婆娑。
【新闻回放】童德国,1954年出生于惠家沟村一个贫困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兄弟两人养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小学四年级时就参加生产队劳动。改革开放后,他走出去寻找创业机会。经过多年打拼,他现在已是青海省南部矿业谢坑铜金矿副总经理。
创业有成的童德国时刻心系家乡父老。仅在2011年,他就向县河镇中心福利院捐款15万元,用于改善福利院的居住环境;向县河镇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捐赠钱物合计8万余元。
【延伸效益】近年来,在童建国这样的爱心人士支持下,竹溪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投资置业促发展
【情景再现】“现在社会进步快,曾经的竹溪之最也要再发展。”7月上旬,在竹溪县云龙大酒店新建的50套VIP客房装饰现场,现已在家乡投资创办5家公司的竹溪打工明星陈显力如是说。
【新闻回放】陈显力,1969年出生在竹溪龙坝乡朱家坡村一个农家,因家大口阔,他从出生到上学都是忍着饥饿过来的。因此,练就了他特别能吃苦、特别奋发的精神。从十七岁起,他开始闯荡“江湖”。由于他善于动脑,诚恳待人,不仅组建了上千人施工队伍,而且深得老板信任,很快积累了丰厚资本。
2003年,陈显力返乡开启创业之旅。当年,他与人合伙投资2100万元,注册成立竹溪鸿亨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了该县首家三星级酒店——云龙大酒店。随后,他又投资成立三家公司,进军客运、房地产等领域。
事业的成功,让陈显力感到在家乡创业大有可为。2007年,他牵头组织12名股东,共同投资2.43亿元,建设年产百万吨的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厂。两年后投产,当年创产值3.8亿元,税收3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
【延伸效益】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群凤还巢,闹活山乡。近年来,一大批像陈显力这样的回归人士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占全县招商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2011年,竹溪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6元,同比增长15%。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