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三年磨一剑——写在竹溪县城关初级中学成立三周年之际

时间:2012-08-22 08:16:27      字体:  打印  播放

核心提示:2009年8月,城关中学挂牌成立。2012年7月,城关中学首次中考,创造了“4人进入全县十强,上市三所省级示范高中线70人、上线率22.4%、居全县第一,上县一中线133人、上线率42.6%、居全县第一,各学科积分排名及综合排名全县第一”的奇迹,向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城关中学,全县最年轻的一所初级中学,人们印象还不深的一所初级中学。
但就是这所学校,在2012年的首次中考中一鸣惊人,书写了“4人进入全县十强,上市三所省级示范高中线70人、上线率22.4%、居全县第一,上县一中线133人、上线率42.6%、居全县第一,各学科积分排名及综合排名全县第一”的“城中神话”。
一时间,城关中学声名鹊起,享誉溪城。
2009年8月,城关中学挂牌成立。
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
三年,但对城中人来说,是顽强拼搏的三年、是砥砺前行的三年、是极不寻常的三年。
三年来,年轻的城中人肩负人民的嘱托、带着家长的期盼、承载孩子的梦想,辛勤耕耘,洒下一路汗水,收获一路希望。
“文明单位”、“群众满意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一块块锃亮的奖牌,见证着城中三年的发展历程。
三年磨一剑。
这把剑磨得明亮、这把剑磨得锋利,这把剑磨出了城中人精神。
健全管理机制——科学治校
学校成立之初,一切从“零”开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走马上任的城关中学首任校长王世鹏深知: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学校的管理就会出现混乱,正常的教学就无法得到维持。
于是,以王世鹏为校长的校领导班子把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作为建校之初的“第一要务”,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流程、细化管理措施、优化管理行为,以科学的制度管理学校。
完善制度,管理行为精细化。学校成立后,经校委会起草研究、全校教师讨论,陆续通过了教学、财务、安全卫生、教师学习、德育等6大类30多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岗位职责,制订了量化评价细则,并将制度汇集成《学校管理手册》和《学生管理手册》,印发并组织师生集中学习,让其成为师生的行动准则。学校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在教师考勤、评优表模、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按照制度落实,确保了公平、公正、合理。
层级管理,责任目标具体化。该校按照分层管理的原则,实施了梯级考核管理制度,形成“校领导班子成员——处室负责人——年级组长和处室工作人员——备课组长——学科教师”梯级考核体系,充分调动管理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率。每学期初,每名教师和分管负责人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工作任务。各负责人发挥管理职能,深入了解、反馈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勤督查、勤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处室和教师的任务按时高效完成。校长对每名负责人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办相关负责人。每学期末,学校对每名责任人进行综合考评,对每名任课教师的教学常规、业务学习、考勤、教学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民主化。学校在管理上,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实行民主管理。学校规范财务管理,每一笔报支,事前都要经过当事人签计划、分管领导签意见、校长签批“三签”,事后经过购买及经办人审核签字、分管财务领导审核、校长审批“三审”,并接受监督。对于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制订、人事、评先评优、大额资金使用等,都经过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结果经全体教职工会讨论通过。学校还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广泛征集家长、学生、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创新德育模式——以德兴校
“德育创特色。”这是城关中学成立之初敲定的奋斗目标之一。
三年来,该校始终坚持走德育兴校之路,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自主教育为中心、以体验教育为特色,培养性格健全、品德高尚的合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该校把加强养成教育、健全学生人格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根据穿好衣、就好餐、行好路、扫好地、做好操、唱好歌、写好字、上好课、做好人、待好人“十好”标准,对照学生的行为表现,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总评相结合的程序,每学期期中、期末评出不同等次的星级学生。获五星级的学生除向父母发喜报、在学校网站上公示外,还将五星级学生的照片、事迹在班内和操场宣传栏内公示表彰。三年来,一批批成绩优秀、品德出众的五星级学生脱颖而出,全校上下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星级学生”的良好氛围。各班从课堂学习入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入学教育、行为督查、思想意识入手,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每学期,学生会和值周教师不定期对学生的仪容仪表、卫生、就寝、就餐等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纳入班级量化考评,督促学生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
为提升德育工作管理水平,该校在操场醒目位置设置“班级量化一览表”宣传专栏,每天由学校值周小组和德育处检查、量化、记录、通报,在宣传栏内详实记载具体扣分和奖分内容明细及奖惩原因,让师生一目了然。德育处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评比,评比中位于年级前三名的班级被授予“班级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自量化管理实施以来,提升了各班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辱意识和团队合力,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点,各班推选八名品行好、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组成文明礼仪督查队,每周轮流执勤,巡查校内不文明现象,检查出校学生的言行举止,维持出校秩序。
与此同时,该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实现过程育人。围绕七年级养成教育、八年级感恩教育、九年级励志教育,相继开展了“放飞理想广播体操比赛”、“安全网络知识竞赛”、“良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主题演讲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举办 “知心姐姐”辅导、交通文明行、安全法纪讲座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校园布置了文化宣传栏、展板、标语和黑板报,丰富校园文化,让“每一个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能育人”。
推行素质教育——质量立校
检验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教育教学质量。
而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否,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该校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极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该校积极引进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模式,着力打造“自主、合作、高效”课堂。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一书,指导学生组建了合作学习小组,修订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量化制度》、《课堂评价达标细则》、《教学教研考评制度》等制度,对课改推行有效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对课改起色不大的教师进行指导谈话,限期整改。校委会深入课堂参加听评课活动,不定期进行巡查指导,要求教师严格按“三三六”课堂模式上课。通过有力推动,课堂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2011年上半年,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外出教师学习汇报课、人人达标课、展示提升课以及“课堂开放月”等教学活动,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师课改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同年下学期,又开展了七年级教师达标课、八年级教师提升课、九年级教师巩固课等听评课活动,并组织开展了教师全员参与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今年春,为增强课改实效,继续开展第二轮课内比教学活动,全校教师全员参与了初赛活动,18名优胜教师参与了优质课角逐。通过教学练兵、同台比教活动,“三三六”课堂模式得到了有力地推广,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在抓教学常规上,学校实行了“班子成员联系年级、校委会成员蹲组、骨干教师结队包保”责任制。校领导带头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听评指导,并巡查教师备课、作业、辅导等教学常规,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实行随机录课、不定期晒课、公开评课,促使教师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学校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建立帮扶对子,组织业务骨干对课改效果不佳的教师结对帮扶,同奖同惩,激励骨干教师对帮扶教师的备、教、辅、改等方面进行示范指导、跟踪服务,确保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为确保学生均衡发展,该校开齐开全课程,将体育、音乐、美术、微机等不中考科目纳入教学改革和综合考核范畴,要求教师精心上课,提升课堂质量。学校成立了篮球队、鼓乐队、合唱队和美术兴趣小组等,定期开展培训演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竞赛及文体展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艺体特长。
打造优秀团队——人才强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三年来,该校以师德教育为前提,以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基础,大力实施“一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骨干”的“135”工程,全力打造一支敬业、精业、乐业的教师团队。
在师德教育上,该校从成立之日起,就组织教师征集校训、校徽,共同商讨并明确了学校“育人为本,同享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让每名教师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个人的成长关乎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个人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形象。2010年春,学校围绕“爱心与责任”主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何家坤、汪金权等先进事迹活动,开展“青春、责任、奉献”主题演讲比赛,增强教师“爱校如爱家、爱生如爱子、爱他如爱己”的“三爱”意识。2011年5月,学校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评选活动,在全校教师中形成“树师德师风、兴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还免费发放《心灵启示录》、《做最好的教师》、《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等书籍,播放《经典伴我行》等视频供教师学习。每学期组织新教师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宣誓,并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师德师风和教学工作承诺,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每年度上半年开展教师讲述“身边的感动”报告会,下半年开展讲述“最遗憾的一件事”报告会,让教师切身感受到榜样的感染力,激发教师的进取意识。
在提高专业素质上,该校制定了《教师培训学习计划》,为每位教师购买了《高效课堂》等专业书籍,组织学习魏书生教学及班主任管理艺术等视频专集供教师学习。为确保学习效果,学校开展了以读一本教学名著、写一份心得体会、制作一个课件、讲一节公开课、办一期板报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并对教师信息技术考试和集中学习效果进行检测。2010年春,学校开展“读一本教育专著、举行一次业务考试、开展一次教学技能大赛、举办一个课堂开放周,每月一次常规检查、一节公开课,每周一次集中学习、一次集体备课“八个一”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2011年春,为推行“三三六”课改模式,学校先后下发《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教学理论书籍供教师学习,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修养。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赴外地学习,举办多种形式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比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2011年秋,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树立了城中教师的良好风范,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乘风逾越云成底,大鹏蓄势再腾飞。新学年、新起点、新征程,城中人又扬帆起航、朝着新的目标出发了。明天,城中人一定会再谱新的辉煌篇章!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